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8篇
  免费   216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654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篇
法律   237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141篇
政治理论   69篇
综合类   3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企业之所以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就是为了改变人力资源的既有状态,促使其向更高层次迈进。毫无疑问,这意味着对人力资源固有行为方式的改变。因此,人力资源开发也可以说是改变人力资源固有行为方式的行为。  相似文献   
82.
通过准安市劳动关系状况的调查,发现其劳动关系领域存在的就业质量不高、劳动者素质有待提高、集 体劳动关系尚不成熟等问题,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有必要从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高质量就 业、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加强工会组织建设以及完善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等方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从而推动产业 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3.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师劳动权利立法与保障机制缺乏,加剧了体育教师劳动维权抗辩的难度。因此如何在我国体育教师劳动立法层次结构的基础上,保护体育教师劳动权利及目前立法缺陷,提出体育教师劳动权利的法律救济,对完善我国体育教师劳动立法和保障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4.
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通过经济结构变动、调整和优化,在市场配置的基础上充分促进劳动力流动,让低效率部门劳动力充分向高效率部门流动,从而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劳动生产率增长。因此,理论上两部门结构性效率差异模型分析了高效率部门和低效率部门之间劳动力流动对于激发劳动者积极性、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使用1978-2017年城乡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等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各自对于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在各种结构性变动因素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中,按照大小顺序依次是城市化、区域经济适度均衡并允许有条件区域加快发展、市场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因此,要通过有效促进城镇化、发达区域经济适度领先发展、市场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85.
在平均预期寿命增加和低生育率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给劳动力市场和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中国老年劳动力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充分利用51-64岁年龄人口将会有效增加我国劳动力供给,实现二次人口红利。在分析当前中国老年劳动力市场潜力及充分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行延迟退休政策、鼓励老年人灵活就业、加强老年劳动力培训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等开发老年劳动力市场的路径。  相似文献   
86.
高校青年教师的情绪劳动是否会造成过劳,对个人健康、组织运行和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探讨情绪劳动对过度劳动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路径,验证情绪劳动是否通过职业紧张的中介作用对过度劳动产生影响,并检验组织支持感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情绪劳动对职业紧张和过度劳动都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职业紧张在情绪劳动与过度劳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在情绪劳动因素之一的表层扮演与过度劳动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7.
新中国劳动经济史研究的对象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劳动经济的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当前研究新中国劳动经济史,应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从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视角,以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变革为主线,进行全面系统研究。新中国劳动经济发展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1949-1956年两次社会经济形态转变中的劳动经济,主题是"转变中建立";1957-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经济,主题是"曲折中探索";1979-1991年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的劳动经济,主题是"摩擦中改革";1992-2001年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劳动经济,主题是"定向中转轨";2002-2012年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劳动经济,主题是"统筹中完善";2013年以来的劳动经济,这个新阶段目前还没有结束,其主题应该是"共享中发展"。  相似文献   
88.
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新时代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引领,充分挖掘高校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进而深入思考如何通过劳动教育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使新时代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方面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应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突出劳动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建立完善保障劳动教育有效落实的体制机制。这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实效性、针对性、吸引力、获得感,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cy interventions by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nd de jure labor rights. Combining two novel data sets with unprecedented country-year coverage – leximetric data on labor laws and disaggregated data on IMF conditionality – our analysis of up to 70 developing countries from 1980 to 2014 demonstrates that IMF-mandated labor market policy measures significantly reduce both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labor rights. Once we control for the effect of labor market policy measures, however, we find that collective labor rights increase in the wake of IMF programs. We argue that this result is explained by the impact of union pressure on governments which, in such a context, are imbued with the policy space to respond to domestic interest groups. The study has broader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as to whe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re effective in constraining governments’ choices.  相似文献   
90.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坚 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认真领会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 逻辑关系,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文化自信和全面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有着重 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外力和内力的关系, 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总之,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存在逐步递进的逻辑。劳动 精神是成为人的精神,工匠精神是成为更加优秀的人的精神,劳模精神则是成为影响别人的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