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659篇
  免费   737篇
  国内免费   482篇
各国政治   1302篇
工人农民   1859篇
世界政治   427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54篇
法律   19999篇
中国共产党   41952篇
中国政治   61711篇
政治理论   15388篇
综合类   22834篇
  2024年   256篇
  2023年   1489篇
  2022年   1465篇
  2021年   1654篇
  2020年   2053篇
  2019年   1365篇
  2018年   718篇
  2017年   1388篇
  2016年   2278篇
  2015年   4660篇
  2014年   14056篇
  2013年   14011篇
  2012年   18926篇
  2011年   17880篇
  2010年   14407篇
  2009年   13857篇
  2008年   14050篇
  2007年   11360篇
  2006年   10386篇
  2005年   7030篇
  2004年   4833篇
  2003年   4267篇
  2002年   3626篇
  2001年   2805篇
  2000年   2171篇
  1999年   358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林宝 《人民论坛》2020,(6):59-61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领导干部对生命的敬畏程度和对公众的责任意识。一次简单的采访因为当事干部全程脱稿而冲上热搜,看似只是时势使然,但从本质上反映了当前民众对部分干部忘记初心、能不配位、没有担当、脱离群众的强烈不满,对干部守初心、有能力、有担当、接地气的热切期盼。更进一步,还反映出民众对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深期待。  相似文献   
23.
中国社会组织对外开展民生合作和国际公益活动,是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要服务好社会组织"走出去",必须进一步提升中国外交的统筹协调能力。通过政府对社会组织相关活动的政治引领、在多边外交中与社会组织的立体配合、加强对社会组织海外活动的本地支撑等,社会组织的国际活动才能更好地融入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  相似文献   
24.
25.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解决贫困地区长期贫困的一种方式。贫困民众从世代生活的村落进入到政府所构建的居住空间,从个体的外在身份到内部文化生存的时空结构都发生了变迁,生存空间得以重塑,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新群体。传统民族文化与原居地生存空间是共生的,生存空间的转变,生产生活空间的集约化和文化承载空间的消逝,都会引起易地扶贫搬迁民众的社会文化发生变迁。  相似文献   
26.
27.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自信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桂西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也面临抵抗市场经济冲击能力弱、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式微明显甚至面临消亡的困境。在新时代,要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做到保护和挖掘先行,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优秀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使之既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2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018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8.1%,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实现了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正向教育强国迈进。70年沧桑巨变,当时光回溯到70年前,在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上,新中国又是如何通过扫盲运动,建立起文化自信和建设激情的?  相似文献   
29.
罗红杰 《理论导刊》2020,(5):102-106
客观事实与主观情绪的错位、技术赋权与资本逻辑的合谋、话语泄愤与情感抗争的弥合是"后真相"现象的生成原因。"后真相"所表征的虚假事实、集体无意识、理性坍塌等多重症候助长了网络民粹主义的强势崛起、历史虚无主义的迅速蔓延以及道德相对主义的潜滋暗长。针对"后真相"视域下滋生的多元社会思潮,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其进行科学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进行价值引导;关注个人切实利益、对公众情绪进行情感疏导;不断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对其进行合理规导,方可保障网络空间健康清朗、主流价值观念广泛弘扬。  相似文献   
30.
王曼 《奋斗》2020,(8):33-34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实施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战略部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也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更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这些宏伟目标和愿望,必须根治道德领域长期存在的各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