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72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206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5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81.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hanges that followed the rise in the number of female parliamentarians in the Tanzanian legislature and the contextual factors undermining the potential power of the increased number of female MPs. As found in a number of other countries, with more women in parliament, women's interests, concerns and perspective have been better incorporated into parliamentary debates and policy-making in Tanzania. However, the increase in female parliamentary representation challenges the existence of the special-seat system that helped women reach a large minority. The effectiveness of female MPs in Tanzania will improve only with a stronger legislature and a sturdier opposition. If the special-seat system is to remain, a new selection mechanism that allows direct cross-party competition among special-seat candidates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bring better qualified women into parliament.  相似文献   
182.
The call for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exercised enormous moral attraction during and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but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used tensions between individual national groups, especially in ethnically mixed East Central Europ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function and importance that the Lithuanian Taryba attached to national minorities during its existence. It illustrates the problematic attitude of the Taryba concerning the minorities from the onset. The Lithuanian example obviously cannot be seen as unique in Eastern Europe. In that respect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the modern Lithuanian state hardly differed from the trend of their era.  相似文献   
183.
乌克兰自独立以来,政治民粹主义伴随其政治经济转型进程不断蔓延加剧。进入21世纪,虽然民粹主义政党和运动出现仅十几年,但乌克兰已然成为后苏联空间中遭遇民粹主义浪潮席卷的突出案例。在经历了2014年的政治危机和持续的顿巴斯冲突后,乌克兰政治逐步进入了民粹主义全面盛行的新阶段。乌克兰民粹主义相较整个欧洲区域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反精英和反建制的极端化,强烈的反民主属性和家长制政府偏好,分裂矛盾的意识形态,过度渲染和营造社会危机,以及盲目的区域一体化期待。究其成因,可归结于该国历史上对统治精英"外来化"的认知,独立后缺乏新的民族国家认知与主流意识形态,"团结主义"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整个社会对阶层分化和等级制度的共识。这种特殊的民粹主义,将对乌克兰政治持续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4.
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平 《思想战线》2006,32(5):65-73
我国的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着与其他地区不同的问题,主要包括民族区域自治、执政党的建设、政府的职能转变和能力建设、决策机制、权力运行机制、基层政权建设、政治文化建设、政治稳定等重大问题。边疆多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就是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相应地,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效也取决于这些问题解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5.
大调解机制是维护社会稳定、消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机制和社会救济的主要形式,也符合世界各国非诉讼解决方式蓬勃发展的趋势。以喀什地区为样本,结合其社会转型背景,考察大调解机制在喀什地区运行中的种种困境,为焕发大调解机制的生命力,使之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效运行,提出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亟待从粗放走向规范、设计相应制度,发挥传统的家庭调解和宗教爱国人士参与调解的优势、推行和规范基层的诉讼调解点制度、不断扩大诉讼调解范围、模糊看待"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在诉讼调解中的适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6.
黔湘桂毗邻侗族地区由于受到自然资源禀赋的制约,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现代因子+犁耕的社会主义文明阶段。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劳动生产率低下等等。这是侗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必须确认的现实基础。我们必须在这个现实基础与资源禀赋的结合中找到侗族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山区综合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7.
为考查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西部少数民族大一新生的幸福感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西部少数民族大一新学生普遍具有较积极的幸福感,但是群体内个体间分数的离散程度较大。进一步与内地新生比较发现,西部少数民族大一新生相对体验到的幸福感少,焦虑情绪较多,而且已经产生轻微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分析结果对西部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8.
189.
控制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股利分配失衡问题归根究底在于公司内部缺乏适当的权利制衡机制,存在内部人特别是控制股东侵害小股东合法利益的问题,这是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不健全的结果。我国与再融资行为相挂钩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制度具固有缺陷。依据股利代理成本理论,公司现金分红是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的结果,只有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得以有效执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失衡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应当尊重公司自治原则,通过契约设计和制度创新来增强公司股东对现金分红决策的参与度,对大股东权利的行使形成有效的制衡;同时,强化特定情形下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发展股东强制股利分配之诉,对上市公司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侵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是我国解决股利分配失衡问题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190.
Book reviews     
Magocsi has held the Chair of Ukrainian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for three decades during which he has devoted himself to both Ukrainian and Rusyn history. Critics of Magocsi, particularly in the Ukrainian diaspora in North America, focus on his Rusyn publications while ignoring his great contribution to Ukrainian history which remains unparalleled among other Western historians of Ukraine and other Chairs of Ukrainian History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