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6篇
法律   251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6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免疫花环法检测了15例10日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的红细胞C_(3b)受体和免疫复合物。测定结果:红细胞C_(3b)受体为7.33±0.99%;免疫复合物为5.20±0.05%。与健康对照鸡相比,病鸡红细胞C_(3b)受体数量明显减少,相差极显著(P<0.01),而免疫复合物数量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表明,病雏鸡红细胞C_(3b)受体明显减少,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这可能是引起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以G370菌株试制的冻干菌苗,先后在黑龙江省、辽宁省及江苏省的4个地区6个单位不同类型猪只,总共口服95724头猪,反应率为0.07%。证明对猪口服免疫是安全有效的,对各期妊娠母猪口服同样是安全有效,在发生疫情的猪群中也可用于紧急口服免疫。  相似文献   
13.
用鸡减蛋综合症(EDS-76)BC127毒株接种9日龄鸭胚尿囊腔制备抗原,加福尔马林灭活后与油佐剂乳化成油佐剂甲醛灭活苗。三批疫苗实验室检验各项指标均合格,用其免疫105~140日龄未开产鸡,15~21天即可产生免疫抗体;用1/4剂量免疫21天后也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4.
柔嫩艾美球虫杨凌株表面抗原SAG10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柔嫩艾美球虫第二代裂殖子总RNA中扩增EtSAG10基因,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5α,筛选阳性克隆,扩增不含N端信号肽的编码序列,分别插入表达载体pET-32a( )和pMAL-c2X,转化至E.coliRosetta,以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pET-32a( )-EtSAG10在E.coliRosetta中的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3%,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7 ku,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而pMAL-c2X-EtSAG10在E.coliRosetta中表达的重组蛋白为可溶性,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5%,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69 ku。以表达的可溶性EtSAG10重组蛋白100μg/只肌肉注射免疫雏鸡,攻虫后以盲肠病变计分、盲肠卵囊数(OPG)、相对增重率和抗球虫指数(ACI)评价,免疫组相对盲肠卵囊产量为47.7%,抗球虫指数由86.79提高至152.13。提示,重组表达的EtSAG10可诱导雏鸡产生一定的抗球虫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15.
贾建长  赵子琴  顾云菊  沈忆文  陈龙 《法医学杂志》2007,23(3):185-187,F0004
目的 研究cTnI免疫组织化学法诊断人体急性心肌梗死的法医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体冠心病心肌组织cTnI的变化,进行图像分析,与HE染色法进行比较.结果 人体冠心病心肌组织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心肌细胞内cTnI免疫组化染色缺染、分布失规律性;梗死修复区域纤维间质cTnI免疫组化染色弱阳性:陈旧性心肌梗死瘢痕区域纤维间质cTnI免疫组化染色阴性.失血性休克组近心内膜心肌细胞内cTnI免疫组化染色轻度增强,并见点灶状心肌细胞内cTnI免疫组化染色缺染.结论 cTnI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以应用于人体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毒鼠强中毒大鼠脑GABA及GABAAR-α1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涛  陈伟杰  潘洪富  李斌  廖志钢 《法医学杂志》2007,23(2):86-89,F0003
目的探讨毒鼠强中毒大鼠脑GABA及GABAAR-α1表达的变化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高剂量中毒组和低剂量中毒组,每组5只。高剂量中毒组每只以1.0mg/kg的剂量用毒鼠强悬浊液灌胃,低剂量中毒组每只以0.1mg/kg的剂量用毒鼠强溶液灌胃制作中毒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图像分析仪对GABA及GABAAR-α1的表达情况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1)正常大鼠脑组织内GABA及GABAAR-α1表达较为广泛,维持在中等水平;(2)高剂量中毒组脑内GABA及GABAAR-α1表达均下降;(3)低剂量中毒组脑内GABA表达先下降,于中毒后6h降至最低,后表达开始增加,3d时接近对照组水平,5~7d达高峰,10d时仍高于对照组;(4)低剂量中毒组脑内GABAAR-α1表达先下降,于中毒后6~12h降至最低,后表达开始增加,7~10d时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1)高剂量毒鼠强中毒情况下,GABA及GABAAR-α1表达均下降;(2)大鼠脑GABA及GABAAR-α1表达改变与毒鼠强中毒的发生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脑挫伤后CNS内β-APP蛋白表达时空性规律。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致大鼠脑挫伤模型,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伤后β-APP蛋白在不同时间(0.5h、2h、6h、12h、24h、3d、7d、14d)的表达情况,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作定量统计分析。结果(1)皮质内β-APP蛋白在伤后表达呈一定波动性,0.5h表达明显增加后,逐渐下降,12h降至最低,低于对照组,随后再次表达增加,3d达高峰;(2)伤后24h海马区β-APP表达开始逐渐下降,3d降至最低,14d回到对照组水平;(3)齿状回(DG)内β-APP蛋白在伤后12h低于对照组。结论实验性脑挫伤后皮质β-APP表达时序性规律可为脑损伤时间推断提供一个新的参考指标,但海马区及DGβ-APP变化规律在脑损伤时间推断方面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8.
用免疫亲和层析提纯技术获取高纯度的BLV抗原,并用EDTA处理被检血清,以免疫琼扩(ID)的检测结果为标准,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用于检测牛白血病病毒(BLV)血清抗体。其检测结果阳性者完全复盖并高于ID试验的检出率。而超出于ID试验的阳性部份,与ELISA法测得阳性结果完全符合。本法比ID试验高5.6%,并可提前60多个小时报告结果。比ELISA法亦可提前十几个小时得出结果。而且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是一种特异性强,敏感性良好而且快速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S-P法,对6例伤后1.5天至2年发生的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DTICH)脑组织标本进行神经胶质细胞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蛋白(S-100)和神经元细胞内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和应用价值的研究。尸检和组织学检查发现有脑挫伤等病变。6例DTICH脑组织挫伤及周围区均有明显的GFAP、S-100阳性的细胞变化,细胞数目增多,胞体肥大、增生,免疫组化反应产物增多、深染;神经元细胞NSE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阴性改变。结果表明:6例DTICH脑组织中GFAP、S-100的NSE的免疫组织化学变化是有一定时间间隔的外伤性陈旧性改变,在DTICH的病理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DTICH法医学鉴定的一个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0.
突触素在人心传导系统中的分布及随年龄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突触素在21例不同年龄正常人心传 导系统中的分布及其随年龄的变化。结果发现:①突触素主要位于肌纤维表面 及血管周围,其分布以窦房结最多,房室结次之,房室束及左束支最少;②心传导 系统中的突触素含量在40岁以前极为丰富,70岁以后明显减少。本研究为进 一步观察心性碎死者心传导系统中突触素的变化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