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68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4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警营文化具有励警、育警、律警、悦警的功能。当前对警营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加强警营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因此,要以弘扬精神为核心,增强警营文化的凝聚力;以基础建设为载体,增强警营文化的硬实力;以创新方法为重点,增强警营文化的吸引力;以警民互动为纽带,增强警营文化的影响力;以激励帮扶为抓手,增强警营文化的能动力;以参与休闲为助推,增强警营文化的亲和力;以能力提升为主旨,增强警营文化的持续力,切实加强警营文化建设,从而实现警营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3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多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看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基础性工程,深刻把握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3.
最近,广西召开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讲话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实现"富民强桂"的重要力量。我们要深化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更加自觉地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摆在突出位置,下大力  相似文献   
134.
孙煜 《法制与社会》2013,(20):190-191
生态危机的产生并逐步恶化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应当采取积极措施遏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通过环境立法的方式,对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制止,这对环境立法的质量、效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环境立法后评估的制度化、常态化,对于提高环境立法质量、增强环境立法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环境立法后评估的紧迫性,以及环境立法后评估的价值与意义两个角度出发,对环境立法后评估的必要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5.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着重从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从当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方面,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6.
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是指产业分工格局、产业链环节、价值链的地位要不断地向其高端攀升。推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是顺应产业演进规律、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的需要。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与发展条件,把握住扩大有效供给带来的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动能转换的机遇,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以传统支柱产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两化"融合为关键、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7.
绿色发展,或者称工业经济的绿色转型,是"后工业文明"和"知识经济"的重要标志,被联合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所肯定。旨在推进资源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保障劳动者高质量的稳定就业和职业健康,这种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成熟,与企业社会责任、实现体面劳动形成呼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实现绿色发展是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各级政府作为绿色发展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发挥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智力优势,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8.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相似文献   
139.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农"工作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站在践行初心使命、坚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乡村振兴与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0.
保护森林资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当前破坏森林资源犯罪频发,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森林资源之间的关系。文章以安溪县为例,分析了该县破坏森林资源案件的特点、主要原因等,认为在保护森林资源与发展经济之间取得平衡是治理当前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