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0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1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篇
法律   2204篇
中国共产党   606篇
中国政治   1125篇
政治理论   179篇
综合类   59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501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439篇
  2011年   440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市场搬迁记     
2000年以前,位于扶(沟)周(口)公路扶沟县城南4公里处的城郊乡赵沟蔬菜批发市场是这样一番景象:每天早晨7点至上午11点前,一辆辆装满时鲜蔬菜的架子车、四轮车、机动三轮车和人力三轮车摆放在公路上及公路两侧,当地菜农同外地菜商熙熙攘攘地吆价交易。不足10米宽的扶周公路被各种蔬菜交易车辆挤得水泄不通。南来北往的客车、货车被夹在七八十米长的车流、人流中间,艰难蠕动,交通秩序、治安秩序十分混乱:  相似文献   
992.
证券犯罪立法负担的功能,一方面是寻求市场的安定性,另一方面是作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的后盾力量.新刑法增设了操纵市场、内幕交易、虚假陈述罪三大新罪名;使打击和预防证券犯罪有法可依.本文试图从新刑法颁布前立法状况探讨我国立法模式,以新刑法的条文规定概括操纵市场、内幕交易、虚假陈述罪的特征及构成要件,通过对证券犯罪及立法作些浅述,望能增进人们的了解.本文最后认为,新刑法设立证券犯罪新罪名使进行刑法调控有法可依,但只有把证券市场置于完备健全的法律约束下,才能为投资者提供法律保障,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只有健全各方面的证券管理法规,才能管理好证券市场;只有在其他法规不足以抗制时,刑法干预才成为必要.防患于未然才是证券市场管理的目标,也是证券立法的追求.  相似文献   
993.
王龙虎 《东南亚》2006,(1):45-47
一、2005年越南经济发展状况2005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超过6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4%,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财政收入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外贸出口达322亿美元。吸收外资取得近8年来最好成绩,合同外资金额达58亿美元。外汇储备达83亿美元。2005年,越南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工业和建筑业占41%,服务业占38·5%,农林业占20·5%。服务业比重提高,农林业比重下降。2005年,越南经济发展大体有以下特点:(一)工业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工业产值约达2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2%。其中,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工业企业产值约占…  相似文献   
994.
专利交易,是指专利权人将其专利转让他人或许可他人使用,专利受让人或者被许可人支付相应对买的市场行为。专利权人转让或者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是其行使专利的重要方式。然而,随着专利交易数量的增加,交易中存在的欺诈行为逐渐浮出水面,并带来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值得研究探讨。本文主要论述专利交易中的欺诈的认定、防范及救济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995.
默示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效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意思表示的概念和内涵一般认为,意思表示是旨在达成某种特定法律效果的意思的表达,由于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要素,意思表示又可以解释为关于法律行为的意思的表达。意思表示就是将足以构成法律行为内容之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2意思表示的明示和默示意思表示的方式和形式有明示和默示之分,明示的意思表示指以言语或其他社会公众习用的表意方式进行表达或表示的情形,他人可直接了解表达或表示的外观意思;默示的意思表示是指以社会非习用方法为表达或表示,他人根据具体情况才能推知外观意思的情形:因此又称为“意思证明…  相似文献   
996.
星航  文彬  黄建 《廉政瞭望》2004,(5):20-21
2004年2月20日,原文本南丹县委书记万瑞忠被执行死刑。20日这一天,恰巧是万瑞忠出生的日子。万瑞忠生与死的归一,除了巧合,恐怕令人思索的还有更多……  相似文献   
997.
转轨经济的形成有深刻的制度根源,其绩效也直接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计划经济可以被视为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模式之一。计划经济在保留非宪政体制的同时模仿工业化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为经济转轨埋下根由。从计划分工体系向市场分工体系转轨涉及到从经济企业制度到法律产权制度再到政治制度的一系列制度转换。转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这种制度转化是否彻底。  相似文献   
998.
利益衡平、对犯罪重在预防、公正与效率相协调、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是构建辩诉交易应有的理念。被害人应作为辩诉交易的主体享有广泛的辩诉交易权。我国引入辩诉交易应弥补国外辩诉交易存在的对被害人利益保护不足的缺陷 ,强化被害人作为辩诉交易主体的地位 ,扩充其辩诉交易权 ,有被害人的案件非经被害人同意辩诉交易无效  相似文献   
999.
法律交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健 《中国法学》2004,(2):55-64
在一部民法典中对“民事法律行为”作出专门规定,这在法律逻辑上是有问题的。考察所谓“民事法律行为”的由来及其本质,可知产生这样的问题是必然的。因为我们在上个世纪初接受西方法律,特别是德国民法时,并没有完全把握《德国民法典》中法律交易的实质及其整个理论体系,一开始就将法律行为与法律交易混淆,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理论上的混乱。在德国民法中,法律行为与法律交易是明确区分的,前者的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定的,而后者的法律后果则是交易人意思指向的。就此而言,法律交易的合法性乃毋庸置疑的题中之义。与此同时,它又必然是民法的核心。因为它既从根本上体现着私人自治和意思自治的法律理念,又从技术和制度上表明着最基本法律活动的最一般抽象。从法律史上考察,这种思路早在古代罗马法中就已现端倪,但最终形成于19世纪德国法学。至于现今我们民法中所谓的“法律行为”或“民事法律行为”,其实就是德国民法中的法律交易。它原本是民法中的一个专属概念,但由于我们原始的概念混淆与误解,才不得不用“民事”加以限定,以至于造成不用“民事”限定就无法区别于法律行为,若用“民事”限定就导致逻辑问题的尴尬与两难。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只能是:从整个法律理论,特别是民法理论体系上梳理把握法律交易和法律  相似文献   
1000.
民法三述     
《理论与当代》2002,(3):38-39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通则》第2条确认我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一)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产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关系。我国民法只是调整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即发生在平等的民事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