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1篇
法律   703篇
中国共产党   718篇
中国政治   727篇
政治理论   386篇
综合类   7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要精神。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是集体本位,导致权力本位、人情优先、无讼的理念,现实中成为制约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重要文化因素。开展法制教育、推广法治典型、营造法治环境,是促进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养成法治思维的未来路径。  相似文献   
92.
张蔷 《法制与社会》2012,(36):142+150
检察权与审判权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法治社会的一大困扰,虽然经过了宪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建构,但二者的关系仍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的刑事司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基于此种现状,本文将从中国国情出发,探讨我国宪政结构下检察权与审判权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93.
共享发展理念是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回应我国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而提出的。近十年来,我国在共享发展方面已经初步获得进展,但农村贫困问题依然突出,是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需要继续下大力气解决的重大难题。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决定性进展,但未脱贫的人口脱贫难度加大,任务更加艰巨。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破解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中存在的主体性、制度性、结构性和机制性制约因素,以探索一条可持续的脱贫致富新路,确保如期实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  相似文献   
94.
余通海 《唯实》2015,(4):69-71
建立集聚高层次人才长效机制,对县域经济体来说,是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和创新项目。从江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综合环境出发,派驻博士(教授)挂职企业是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发展创新型经济最快捷、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实施“千博进千企”计划是集聚高层次人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有效举措,对县域经济体突破条件制约、建立集聚高层次人才长效机制具有现实样本意义。“千博进千企”计划实施之初,江都就注重高点  相似文献   
95.
健全高校权力监督体系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新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对高校权力监督体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责任落实的监督机制,是促进高校行政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权力行使,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6.
作为权力生态系统的优化过程,权力生态净化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发展态势,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四个着力"部署要求开启了我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开启了我国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的新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权力滥觞、权力主体、权力行使这三个权力运行的必经阶段和基本环节进行归纳和演绎,分别建立相应的制约和监督机制,试图实现公共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与权力生态净化的耦合。  相似文献   
97.
何毅亭 《党课》2020,(2):25-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有多方面显著优势的国家制度。习近平同志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衡量政治制度“八个能否”的标准,指出: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98.
《北方法学》2019,(2):106-119
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者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直接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俄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国家建设。围绕苏维埃初期法治建设问题,列宁详细地阐发了人民主权、人民监督、权力制约、法制统一实施、依法执政,以及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国家法治之间的关系等富有时代价值的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列宁遵循法治、依据宪法法律推进和平时期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不仅对于确立苏俄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政体的历史合法性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治建设和执政党践行法治、依法执政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9.
聚合的力量     
正2015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方案强调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是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的关键。此次入选的省级行政区,遍布东中西部和东北等区域,分别为1个跨省级行政区域(京津冀)、4个省级行政区域(上海、广东、安  相似文献   
100.
当前,作风建设监督机制总体上是适应形势和任务需要的,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制度规定不太精准,原则性监督制度多,具体化、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或办法少;一般性制度多,操作程序性制度少,导致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推进作风建设防控监督常态化,关键在于加强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建设,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