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43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149篇
工人农民   172篇
世界政治   5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0篇
法律   7327篇
中国共产党   1524篇
中国政治   3329篇
政治理论   1088篇
综合类   301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490篇
  2014年   1127篇
  2013年   1113篇
  2012年   1286篇
  2011年   1409篇
  2010年   1363篇
  2009年   1392篇
  2008年   1555篇
  2007年   1253篇
  2006年   1050篇
  2005年   879篇
  2004年   837篇
  2003年   644篇
  2002年   544篇
  2001年   387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01.
王戬  汪振林 《法学家》2003,(4):83-87
隐私权是宪法权利,亦是刑事程序基本权.隐私权作为刑事程序调整的重要范围,保护着个人对刑法执行至关重要的有罪或者无罪信息的私有,以及对不让政府插手的个人信息的享有.加强刑事领域的隐私权保护,意味着要在政府的规范需要和个人隐私权益上达成大量开放式的司法平衡,对政府操纵背景条件的能力进行有限限制.漠视隐私权的刑事程序比我们想象的更具有事实性的恶果,其对事实结果的影响可能导致一些不良趋势.为此,应关注作为宪法权利的隐私权在刑事诉讼中的属性、价值及作用,加大对我国刑事程序中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2.
谢孝良 《中国工运》2007,(11):37-38
班组民主管理,是班组全体职工依照法律规定,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对班组权限范围内的事务,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活动。本人结合工作实践,就新形势下推进班组民主管理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3.
法本位的理论基础涉及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个人、社会之论辩及其对法本位的影响,涉及中国经典理论中民本思想的演进、超越与民本位的奠定,以及法学方法经典理论与公私法本位的确立等。社会和个人主义理论范式早有先驱。在自然法理论中,个人主义的实质是呼唤个性解放、独立和自由。狄骥运用他的社会连带理论猛烈攻击“国家主权”和“个人权利”的观念。社群主义批评个人主义的主张导致忽视国家维系的良善生活;权利本位正如自由一样,只可能是相对的,应当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始于与神本相对峙,而终于与君本相对立。新时期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新超越,也为权利本位论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4.
试论在校学生隐私权的保护与校方管理制度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方在依据自己制定的校规校纪处理学生时,引发了一个法律热点问题——在校学生隐私权的保护。二者的冲突,诱发了一件件诉讼案件的出现。谁是谁非,谁来评判?法院应不再沉默,校规校纪应与时俱进,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律师的刑事辩护之路为什么越走越难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老生常谈说明问题仍然存在,仍然未获解决。方方面面都在思考,如何避免原先的“刑事诉讼法”修改后“进一步退两步”的现象?如何科学规范侦查程序与检警关系?刑讯逼供与超期羁押真的久治不愈吗?死刑复核与三审终审真的只能纸上谈兵吗?律师会见难与取证难真的还要难下去吗?法官独立与公正审理真的还要从头再来吗?  相似文献   
106.
吴献萍 《行政与法》2007,(12):114-117
随着诉讼制度的发展,刑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再逐渐提高的过程。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提升了被害人的法律地位,并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其诉讼权利,但在保护被害人诉讼权利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7.
问:某村一位原任党支部副书记职务的同志,去年受到为期一年的留党察看处分,前些日子期满恢复了党员权利。最近村委会选举,认为他是合适人选,被推荐为村委会主任人选。请问对受过处分的党员担任领导职务有时间规定吗?  相似文献   
108.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设计缺陷及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受“重刑轻民”传统法制思想的影响,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设计存在较大缺陷及不合理之处,与现代司法理念的基本要求相冲突,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不利于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司法理念的不断发展,有必要适时地对这一程序制度进行修改,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充分体现诉讼效益原则和诉讼经济原则实现刑事审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笔者从我国的司法现状出发,以全新的视角分析了现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与现代司法理念之冲突、制度设计之缺陷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借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相关制度的设计理念,提出了构造符合我国国情和司法实践现状且便于操作执行的刑事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09.
传统上,法律冲突的解决总是与国家主权原则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从根本上对传统主权国家之间规范权力的分配提出挑战。国际私法中非主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1、在非国家层面上更多的规范选择;2、法律的统一化运动;3、全球法律的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权利的变迁 ,并将这种变迁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紧密地联系起来。力图在经济体制与法律体制的互动中 ,围绕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 ,其土地所有制由单一的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 ,不同主体的土地权利由不平等到平等 ,土地权利的客体由实物形态到价值形态 ,土地权力和土地权利由替代到分离四大方面的变化来探究中国土地权利制度变迁的表现形式、内在动因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