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168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4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包冰锋  陈今玉 《理论月刊》2010,(10):120-122
诉讼标的理论在大陆法系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旧实体法学说、诉讼法学说、新实体法学说和诉讼标的相对论都有其支持者。旧实体法学说因其强大的生命力赢得了通说的统治地位。但旧实体法学说的缺陷就是有违一次解决纷争的要求。此时法官就法律关系做适度的阐明,便疏解了旧诉讼标的理论的缺失。  相似文献   
62.
63.
金融危机对《劳动合同法》的全面实施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该为《劳动合同法》得以全面实施共同努力:政府既要加强引导,又要严格执法;用人单位应该注重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以及人才储备;劳动者要爱岗敬业,与企业共度难关。  相似文献   
64.
本文利用语义分析和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界定国际私法功能的涵义,即国际私法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调整方法,确定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准据法,确立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从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涉外民商事交往的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近10年国际私法功能的演变,并分析了国际私法功能变化的原因。最后就国际私法在我国现阶段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5.
民族自治区域享有自治权、法律的变通权,使民族自治区域法律冲突的产生成为必然。随着《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越来越有效地贯彻和实施,随着各自治区域不断开放和经济不断的发展,民族自治区域法律冲突,从产生的种类及数量上必然会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对法律冲突的成因及其解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6.
认定事实是法院适用法律规范的逻辑前提。民事诉讼中有争议的事实既包括实体法上事实,也包括程序法上事实。学界对疏明,即当事人对于程序法上事实的证明,这一研究课题的忽视导致司法界对于两者在对象和标准等问题上把握的失范。本文从疏明的概念出发,界定其与(实体法上事实)证明的区别,阐述其在民事诉讼中的重要程序功能和程序价值,并就疏明对象、疏明责任分配、疏明标准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7.
谭梦迪 《人大论坛》2007,(10):28-29
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仅要求应该制定的法律健全,而且还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目前,我国的实体法在实施过程中,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并非一应俱全,从而产生“盲点”。试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8.
诉讼标的理论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实践证明,我国在诉讼标的理论方面的长期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民事诉讼法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相反,德国的诉讼标的理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从旧实体法说到诉讼法说,再到新实体法说,已形成了相当完备的、系统的体系。本文主要对德国有关诉讼标的的学说及其产生的背景作一简要阐述和评价,以期对我国诉讼标的理论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9.
履行政协职能的程序化问题与我国程序法建设问题虽然不是相同的问题,但二者在提出的背景、内容和价值上具有类似性。中共十六大召开以后,履行政协职能程序化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当前,程序方面的内容仍然显得很不足。为加强履行政协职能的程序化建设,本文借鉴程序法建设的经验,提出了五条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0.
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回顾我国法律体系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不但需要我们制定新法以适应瞬息变化的社会生活,还应修改完善已有的法律。回溯民事实体法与民事程序法的历史进程,相互弥合才是二者的正确关系。只有二者互相扶持,同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才能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与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