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8篇
法律   167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法证据的问题是刑事诉讼过程中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新《刑事诉讼法》中庭前会议制度的确立为庭前排除非法证据创造了条件,相关司法解释也对司法实践之操作作了进一步的规定,为非法证据排除的中国实践之路指出了道路。在新的立法背景下立足我国司法国情,探索庭前会议非法证据排除的裁决和救济程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2.
法国庭前认罪答辩程序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克服效率低下所导致的法庭堵塞,法国立法者于2004年3月9日引入了法式辩诉交易制度,即庭前认罪答辩程序。与美国及意大利的辩诉交易程序相比,法国庭前认罪答辩程序具有三大特征,即较狭窄的适用范围、较弱化的合意制度以及较完善的保障机制。从3年来的践行效果上考察,庭前认罪答辩程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适用率并不太高,在程序规范性上仍有待加强。此外,庭前认罪答辩程序在价值认同及制度冲突层面还面临着五大挑战。  相似文献   
53.
2021年《刑诉法解释》再次修订刑事庭前会议制度。删除“普通程序审理刑事案件”与“申请排除非法证据”,优化了刑事庭前会议的适用范围和条件。调整“程序性事项”和“庭后可以处理”,重置了刑事庭前会议的程序性裁决机制,使之呈现出裁量性和事后性特征。删除“争点整理”的表述,以控辩双方“对证据材料有无异议”和是否“达成一致意见的事项”的形式弱化了刑事庭前会议的争点整理机制。以“明显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建构庭前建议撤回起诉机制,实为刑事庭前会议本体功能的不当延伸,可能成为控审冲突新的风险点。  相似文献   
54.
庭前会议是为了更好发挥普通程序审理效果而设置的一项重要程序制度,但近年出台的系列司法解释将其适用范围不断拓宽,其处理事项的效力不断强化,从而致使当事人和辩护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在正式庭审中有丧失或被损害的可能.庭前会议产生的这种替代庭审或架空庭审的倾向与该制度设置的初衷相违背,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  相似文献   
55.
规范开庭前准备工作,对提高庭前准备工作质量,进而提高开庭审判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结合《民事诉讼第一审普通程序开庭前准备工作操作规范》,探讨规范民事诉讼第一审普通程序庭前准备程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6.
林积薰 《特区法坛》2004,(11):25-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于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6年3月17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最高人民法院又于1998年9月2日对执行新的刑诉法若干问题作了解释。新的刑事诉讼法对审判方式作了重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57.
我国传统上认为卷宗移送主义与复印件主义促成了法官的庭前预断,起诉书一本主义能够防止庭前预断,庭前预断造就了庭审的"形式化"倾向,并衍生出违法裁判。实际上,案卷移送与庭前预断两者之间是一种或然性关系,任何案卷移送方式都无法彻底排除庭前预断,庭前预断是否影响庭审形式化与违法裁判的产生仅限于主观层面的推测,且这种影响即使存在也十分微弱。而且,庭前预断可能产生对被告人有利的后果。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卷宗移送主义便摆脱了以庭前预断防止为中心的主导理念,重点强调对人权保障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8.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审判活动开庭前的准备程序进行了完善,增加了庭前会议的内容,明确规定"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庭前会议的增设,对于进一步规范刑事审判程序、提升司法工作效率有极大的补益作用,但如何理解"庭前会议"制度设立的意义、如何在实践中具体运用,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9.
庭前准备程序是审判活动得以公正、高效进行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的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存在诸多不足,尽管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庭前会议有了相关的规定,但证据开示、意见交换等规则仍不完善,控辩双方参与庭前准备活动的作用不足。为了实现高效诉讼,保障公正审判,应当对我国的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60.
当前,鉴定人出庭制度不尽完善,影响了庭审质证功能的发挥。由人民法院技术室组织当事人对鉴定意见进行庭前听证,能够有效答复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提出的异议,保证鉴定意见的公正,同时也能有效减轻审判执行人员工作量、提高审判效率。一、庭审质证效能发挥的不足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询是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第125条规定:当事人经庭审许可,可以向鉴定人发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