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1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38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2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9篇
法律   2183篇
中国共产党   599篇
中国政治   1937篇
政治理论   351篇
综合类   108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464篇
  2013年   471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521篇
  2010年   492篇
  2009年   576篇
  2008年   589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江国青 《外交评论》2005,16(6):89-94
从国际法,尤其是国际人权法的角度,探讨“反恐与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的关系问题。文章认为,恐怖主义严重侵犯人权,但反恐与保护人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反恐措施不当也会侵害人权,并对国际反恐斗争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因此,在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注意二者的兼容性,而不应顾此失彼。在国际层面上,国际联合反恐必须纳入国际法和国际反恐公约的框架内,应以促进和平与发展、保障基本人权为最终目的。这样才能实现反恐与人权保护的协调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  相似文献   
22.
钱继磊 《行政与法》2007,3(2):106-108
“以人为本”成为我国新的治国理念。它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应有之义。本文试图从以人为本的人性论基础角度论述以人为本与人性理论的关系,以更好地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  相似文献   
23.
王丰 《南风窗》2007,(8):61-62
如果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法则只剩下一条的话,那就是:为了在中国取得成功会不惜一切代价。谁能将中国市场判断对?中国汽车业的这次机会已经持续7年,其间的2004年下半年,市场受宏观调控和消费者心理预期车价下降等因素粘滞了半年,然后阔步如飞到现在。  相似文献   
24.
世俗化是当代宗教意识的主体色,也是当代宗教发展的潮流和显著特征。伴随着世俗化出现的是传统宗教的革新和新兴宗教的兴起,宗教的未来命运将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5.
贺鉴 《河北法学》2005,23(6):84-85
尽管目前已存在为数不少的国际人权公约,国际社会成员也越来越多地加入这些公约,但全球范围内国际人权保护的效果并不明显。相比而言,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更具可行性。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在人权保护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对全球性国际人权保护有重大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6.
序言欧洲理事会(Council of Europe)②成员国,其他国家和欧洲共同体,即签约国:遵循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宣布的世界人权宣言;遵循1950年11月4日人权和基本自由保护公约;遵循1961年10月18日欧洲社会宪章;遵循1966年12月16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遵循1981年1月28日个人数据自动处理时个人保护之公约;同样遵循1989年11月20日儿童权利公约;考虑到欧洲理事会的目的在于致力于成员国间更大程度之结合,而达成这一目的的手段之一为保持并进一步实现人权和基本自由;意识到生物和医学的快速发展;确信尊重…  相似文献   
27.
赵秉志  Liao  Zhenyun 《中国法律》2006,(1):8-10,57-61
保护社会和保障人权是当代刑法的两大机能。保护机能强调的是刑法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免遭犯罪侵犯的作用;而保障机能则重在防止社会成员尤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人免遭国家刑罚权之不当行使的侵犯。而无论是保障机能还是保护机能,都蕴涵着保障公民人权的问题。应当充分肯定,中国1997年的新刑法典与此前的刑法规范相比已经较多地关注了刑法的人权保障问题,并在此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  相似文献   
28.
尊重和保障弱势群体的人权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本文在探析弱势群体人权保障与和谐社会构建之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对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的现状,并提出了应进一步完善对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包括针对不同的弱势群体构建多层次的法律保护体系,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进一步健全、完善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机制,畅通弱势群体权利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29.
行政立法应当以保障和不侵犯人权来证成自己道义上的正当性。为了保障人权,必须对行政立法的权限和目标进行控制。行政立法不得限制基本人权,对非基本人权的限制也要程度适当。行政立法限制公民的权利、增加公民的义务必须有法律的授权。行政立法必须制约行政权力、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在行政许可的设定上必须贯彻法律保留原则,劳动教养制度应当废除。  相似文献   
30.
魏敏 《中外法学》1991,(3):46-49
<正> 人权,本是国内法的一个概念,是作为一个法律原则和公民权利被规定在有关国家的宪法、民法或其他法律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某些国际条约开始出现有关保护少数条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权问题大规模地进入国际法的领域.目前,根据国际上较为普遍的意见,人权既包括个人人权,也包括集体人权,即民族自决权和发展权等.但是,由于国际人权文书具有不同的法律性质,特别是由于各国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民族传统的不同,有关人权的解释和运用,是不同的.再加上一些国家将人权作为推行其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