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282篇
中国共产党   55篇
中国政治   75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1案例资料例1李某,女,60岁。横过马路时,被1辆小型汽车撞击身体左侧,左面部被该车发动机罩撞击,当场死亡。该车前保险杠1处裂痕,发动机罩坡度为30°,发动机罩有1处凹陷,前挡风玻璃1处凹陷,凹陷处玻璃破碎,凹陷中心有头发。尸表检验:左眼内眦部至左下颌部1处长5.8cm的条状创口,创缘较整齐,内侧创缘与皮下组织相连,外侧创缘至颧部皮肤撕脱。左额部、胸部、背部左侧、  相似文献   
32.
很多人认为病人输用亲属的血液最安全,事实上并非如此。某种程度上讲,亲属间(如父母与子女)输血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危险性比非亲属间输血要大得多。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皮肤损害最早出现的症状有红斑、丘疹、水疱,甚至皮肤剥脱,严重者皮损可在数天内扩展至全身。  相似文献   
33.
手指、掌面皮肤是极易受到伤害的部位,尤其是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存在身体对抗的案件中,现场勘查人员要注意从现场上发现提取犯罪嫌疑人可能遗留的细小痕迹物证,如断离的手指、掌皮肤碎片,毛发等,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方向和证据.  相似文献   
34.
念一 《新青年》2013,(2):40
他笑了笑,他不是第三者,就算是,在他和她中间,也有个第三者,那就是她自己。她抚着他的脸,指腹轻轻地熨帖他滑腻的皮肤,心中想着这个比自己年少3岁的年轻人真好,大把的光阴洒在他的身上,任他挥霍。这让年过30的她欣羡不已。她突然问道:"世上有谁人,能够做到‘不负如来不负卿’?"他抬头。随即又摇摇头。她笑道":戏子呀。你看啊,戏子在台上唱归唱,演  相似文献   
35.
刘丽 《工友》2009,(7):57-57
炎炎夏日,很多人都愿意光着上身睡觉,尤其是男士们,其理由是不穿衣服可以获得最大的凉快。 专家介绍说,气温升高到28℃至50℃时,人体皮肤水分蒸发会加快,并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加。当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人就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此时光着膀子,皮肤吸收的热量会更多,而皮肤排出的汗水也会迅速流失掉,起不到通过汗液蒸发散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脑受力后在颅腔内滑动挫伤的类型与受力机制、受力部位的关系。方法按颅骨解剖部位划定受力部位,根据案情确定受力方式后,对132例滑动性脑挫伤的脑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后作冠状、矢状或连续切面,肉眼、镜下观察。结果滑动性脑挫伤按发生部位不同分3型:脑顶型,65例(49.24%);脑底型,38例(28.78%);混合型,29例(21.96%)。脑顶型多见于额顶部的加速性受力,脑底型多见于枕部的减速性受力,混合型多见于顶枕部的减速性受力。结论3种类型与头部的受力机制、受力部位有相应关系。  相似文献   
37.
史灵君 《工会博览》2009,(12):51-51
通过德国社会学家诺尔&#183;诺依曼的——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理论,分析网络作为当今一种敏感的“社会皮肤”,在社会上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人脑挫伤后NF200在脑组织中神经元及轴索中表达的变化。方法88例闭合性脑挫伤标本,按损伤时间分为0.5h、1h、3h、24h、3d、7d、14d和30d共8个实验组,另以6例非脑挫伤的脑作为对照组,应用NF2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伤后不同时间NF200的变化。结果脑挫伤后0.5h和1h组,挫伤灶内及边缘NF200免疫组化染色几乎阴性;随时间的延长,挫伤灶内残存神经元及其周围神经元NF200染色逐渐增强,甚至发生核内转移;挫伤灶周围轴索在伤后出现波浪状扭曲、肿胀和断裂,最早在24h组出现收缩球(retractionball,RB),7d组轴索病变最明显,可见大量RB。图像分析发现伤后0.5h组和1h组,脑挫伤部位NF200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AOD)下降,其后逐渐升高,在14d组或30d组达高峰。结论脑损伤后NF200变化有一定规律性,并可用于诊断轴索损伤(AI),免疫组织化学结合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在推断脑损伤时间上的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9.
无胸壁损伤的心脏挫伤致死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脏挫伤致死大多伴有严重的胸壁软组织损伤、肋骨和胸骨骨折,无胸壁损伤者很少见。本文报道两例无胸壁损伤的心脏挫伤致死者,供同行参考。1案例资料案例1某男,16岁,学生。在同学聚会时,被同班一男同学连续拳击心前区2次,当即倒地,意识丧失,10min后急救车赶到时已死亡。死后16h  相似文献   
40.
郭兵 《法医学杂志》2005,21(4):I0008-I0009
1案例某女,32岁。因“G2P1孕39 2W”LOA于某年10月30日10:00入住某乡卫生院临产。入院时诉孕7个月时始有乏力、皮肤搔痒及双下肢水肿,未曾做任何产前检查。入院时查体:T37.0℃,P80次·min-1,R20次·min-1,BP15/10kPa,血常规:WBC9.3×109·L-1,RBC3.0×1012·L-1,Hb121g·L-1,PLT92×1012·L-1,BT1′,CT4′。B超示“单胎、头位、胎儿存活”。产检:宫高30cm,腹围109cm,胎位LOA,胎心音140次·min-1,先露头-1,胎膜未破,宫口开3cm。入院后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宫缩弱,15~20次/8~10min。13:30查宫开5cm,胎心音142次·min-1,宫缩仍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