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篇
  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37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篇
法律   209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93篇
政治理论   83篇
综合类   45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This article examines patterns of women’s cabinet representation across all presidential democracie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since democratization. It demonstrates how the choice of female ministers differs across career backgrounds in presidential systems and further examines why young presidential systems in Asia are conducive to women’s access to ministerial power through professional career tracks. We argue that despite women’s successful performance in national legislative elections, women have been restricted to access the power resources necessary to target other political goals, such as cabinet positions, whereas democratic transition has provided broader avenues for women to emerge as professionals outside party politics. By analyzing original data on female minister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share of women among professional ministers has increased over time, but women’s share among political ministers has not changed significantly. Additionally, the different qualifications of female politicians and professionals also make them eligible for appointment to different types of policy areas in terms of prestige and gender. Ou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women’s cabinet representation has improved overall since democratic transition in Asia, but this improvement disguises contrasting outcomes in women’s cabinet status according to their career backgrounds.  相似文献   
42.
43.
肖琳 《各界》2008,(10)
中国式英语是英语写作的最大障碍之一,在措词、句式、篇章结构等方面严重影响英语写作的质量以及书面交际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错误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帮助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尽量避免中国式英语的出现,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社会.转型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历史条件下 ,要理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地位就必须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实践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确解决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实践的关系问题 ,从而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定位奠定了历史观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5.
德国法律保留原则论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德国传统法律保留原则只具有规范行政的单面意义,是行政法律保留;而现代法律保留原则具有规范行政与立法的双面意义,既是行政法律保留,也是立法法律保留。行政法律保留是所有议会立法型的法治国家的共通要求,而立法法律保留则是德国基本法上的授权明确性条款和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发展的重要性理论的产物,是颇具德国个性的法律制度。对于德国现代的立法法律保留,应当予以全面的观察。  相似文献   
46.
论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实践和理论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在立法、司法方面成就与不足并存,在行政方面法治化程度最低。加快中央与地方行政关系的法治化是解决当前我国诸多重大问题的客观需要,是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问题在实质上就是国家结构形式的完善问题,在推进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走出国家结构形式的几个理论误区: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联邦制奉行的是"双重主权"原则;单一制与联邦制相比,中央更具权威;完善国家结构形式,我们必须坚持单一制。  相似文献   
47.
刑事审判监督机制是保证审判质量,确保司法公正的重要举措。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刑事审判制度的设计及运作,无不将刑事审判监督机制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加以构建,既吸收了西方的法制监督理论,也考虑到当时的国情,建立了一个从正规的监察院到普通的社会民众的庞大的刑事审判监督体系,对防止刑事错案、杜绝司法腐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研讨式"教学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讲授式","研讨式"更多的注重了师生的互动,能更好的调动学员的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以在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开展的一次"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研讨课为例,探讨"研讨式"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的授课心得.  相似文献   
49.
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理念,它不仅包含了人与人之间在道德层面的和谐共处,亦涉及了规范人的行为的各种规范之间的和谐以及各种制度规范应在和谐社会这一目标之下,充分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刑事法领域,在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刑事诉讼法的改革向着两个方向迈进,其一是充分尊重人权,其二是向着不起诉方向迈进,这一制度将已经发...  相似文献   
50.
行政诉讼标的作为行政诉讼的客体,是判断当事人是否重复起诉、解决客观诉的合并、诉的变更以及确定既判力客观范围的依据。行政诉讼标的范畴的界定,应取向于其诉讼功能,立足于行政诉讼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以指导行政诉讼制度实践为目标,力求在"权利的有效救济"与"纠纷的一次性解决"之间达到平衡。行政诉讼标的作为诉讼法上的技术性概念,权利主张说较契合我国目前的行政诉讼制度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