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8篇
  免费   29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539篇
中国共产党   74篇
中国政治   270篇
政治理论   95篇
综合类   80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的监督机关,所担负的职责与中央政法委提出的"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内容密切相关,从三项重点工作出发,履行好检察监督职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必然要求。因此,在中央提出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背景下,更加需要不断的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把发挥民行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作为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72.
网络监督发展迅速,其监督的内容纷繁复杂,当前主要以反腐败为重点。引导网络监督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执政党以前瞻性的视角,分析其发展规律,才能在网络监督的过程中,牢牢把握主动权,体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利用网络监督发展趋势瀑布模型,研究网络监督内容的层次性,引入民主集中制原则,构建网络反腐和网络反庸并重的网络监督制度体系。在网络反腐和网络反庸取得成效的同时,网络监督的重点必然会依次加上对干部从政能力的监督、民主参政的诉求以及科学决策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73.
竞争性选拔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促进干部队伍中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应在明确职能定位、确定适用标准、抓好关键环节、完善监督机制、构建制度体系等方面下功夫,在实践中努力改进和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  相似文献   
74.
从公民社会角度出发,审视现阶段行政监督的现状,还存在着监督主体转型缓慢、被监督者制约发展、监督参与渠道尚不完善等障碍性的因素。因此,应以公民社会建设为突破口,从公民、政府和渠道三个角度系统地思考新的建设道路,以完善行政监督模式架构。  相似文献   
75.
我国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在立法上、制度建设上和实施过程中均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检察机关无法对行政执法机关"不移送"情形实施法律监督,影响了衔接机制的顺畅运行。因此突破检察机关在衔接机制中履行法律监督的法理障碍,对"行刑衔接"机制在立法上予以完善,并建立健全行刑衔接的检察监督机制和相关的制度平台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76.
检察机关民事审判监督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长期以来,在实践中这一方面的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检察机关民事审判监督作为民事诉讼审判监督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发挥起作用。写作此文的目的,就是引起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对检察机关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关注,以求不断改进和加强此项工作.推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77.
“80后”在押人员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违反监规和监管事故的主体。针对看守所“80后”在押人员违反监管的问题,研究“80后”在押人员关押情况、违反监管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违反监规及监管事故发生的规律,并围绕确保监所安全中心工作,提出以落实监所保障机制为基础、规范监管执法为关键、建立科学防控体系为保证、化解在押人员贫富矛盾为根本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8.
主权在民是西方国家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其实质是公民对政治过程的参与和监督,由此构成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实质与核心。从静态的结构来讲,公民监督权是体现主权在民的一系列制度;从动态的过程来看,公民监督是一系列的政治参与活动。公民监督构成了西方国家监督体系的基础,是监督体系有效运转的动力源泉,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市场监管法是否具有的独立地位,是学术界存在争议的问题。如以市场监管法与市场规制法的关系研究为视角,对二者间的共性进行概括及二者间的区别进行分析,也许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监管法的独立地位。市场监管法应当是经济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与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并列的、独立的组成部分。对市场监管法地位的深入研究,不仅是构建经济法体系的基础,更是保证经济法在我国法制体系中具有独立性,从而使经济法的整体作用得以有效发挥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80.
我国设置审判监督程序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及时、有效地发现、纠正错案,弱化错案的消极影响,然而事实证明,依靠申诉启动再审程序的结构性缺陷、司法机关自主纠错的动力受限、司法人员主动纠错的内在症结导致审判监督程序四种救济途径在纠错方面的整体性失灵,引发错案纠正呈现为一种偶然性的现实,违背立法对审判监督程序的价值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