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86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契约关系的发育是历史的进步,但是现代化进程不仅仅是契约关系的发育和完善,维系契约关系与礼俗关系之间的张力是现代化进程的普遍趋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应更加重视礼俗关系的积极作用,防止市场中的契约关系对非市场的礼俗关系的侵蚀,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亟需关注的问题.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尤其是其"去道德化"和"唯新主义"对于礼俗关系的损害,也需要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22.
田莉莉 《学理论》2012,(12):105-107
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礼仪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影响深远。它既是中国乡村社会的文化传统,又是传统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2012年1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的"礼仪中国"东岳论坛学术研讨会从礼仪的视角切入,围绕礼仪的现状与反思、传统礼仪功能和当代价值、礼俗的发展与变迁、国家祭祀与宗教礼仪、民间信仰与礼仪规范等问题进行研讨,旨在加深对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处境的深刻理解,促进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明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  相似文献   
23.
《前线》2020,(2):I0004-I0004
“美育”这一概念虽然是18世纪末由德国席勒提出,20世纪初由蔡元培等人引入中国,但中国本有悠久的美育传统却是不争的史实。王国维在《孔子之美育主义》一文中提出,孔子育人“始于美育,终于美育”。实际上,不只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儒家礼乐教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之中,无论是携琴访友、踏雪寻梅的士人雅兴,还是雕梁画栋、张灯结彩的民间礼俗,都充满了美育的要义。比如春节的贴春联、门神、窗花和年画等等,既渲染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又愉悦了人们的审美情感,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相似文献   
24.
通过长阳贺家坪土家族的丧葬习惯法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变迁历程的描述,认为传统的丧葬方式和仪式在长阳贺家坪地区一直存在并延续至今。这种延续,足以说明土家族丧葬习惯法,其特定的文化功能对土家人的重要意义,及其在长阳贺家坪地区村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本文通过考察民国头10年(1912-1921年)的服制变革与民国成立前后30年间(1902-1931年)的礼俗变迁以及二者的关系,指出这一时期的服制与礼俗变迁具有过与不及两个极端特点。说明化礼为俗不仅需要政治意识的进步,更需要价值观念的更新。民国初期的衣冠服制变革蕴含着全新的文化价值观念,使传统的社会控制体系和文化秩序进一步被消解,并朝着近代化的方向演变和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26.
古代祭祀礼仪的法律规制与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祭礼,历史悠久,内容宏富,颇具特色。其程序之复杂,仪节之细致,规矩之严格,场面之宏大,也堪称一绝。它位居“五礼”之首,是古代礼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其秉承“神道设教”的宗旨,蕴含“天人合一”的观念,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和世俗化倾向,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7.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遗产资源,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逐步创造、形成的,具有一定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遗存和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文化遗产资源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类。前者为文物,有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两种;后者可分为宗教文化、婚俗文化、丧葬文化、节日文化、曲艺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28.
"节日祭祀"是东莞民间的传统习俗,是具有很多特定含义的仪式和乡规民约。分析传统节日祭祀习俗对东莞经济效益的作用,研究节日祭祀习俗对市场劳动力的重要维护作用,以及礼俗活动对于鸡和猪的市场需求下,促进了当地养殖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9.
香港中国式婚姻法制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结婚方式之变迁 自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以后,华人始终是香港社会的主体民族.根据义律公告确立的"一岛两制"原则,包括中国固有婚姻制度在内的许多传统习惯得以长期保存.1852年、1875年,港英当局两度颁布了香港<婚姻条例>,但该条例通常仅适用于西人.[1]除个别情形外,[2]绝大多数华人仍沿用清代的婚姻礼俗.  相似文献   
30.
文章研究偏远山区礼俗文化的内容与表现形式 ,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民俗文化的风貌与特色。读后能粗略了解发达地区的历史轨迹 ,透视阻碍贫苦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与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理解世代居住在这些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组织形式与生存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