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5篇
各国政治   65篇
工人农民   62篇
世界政治   30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2篇
法律   2596篇
中国共产党   1345篇
中国政治   2713篇
政治理论   1043篇
综合类   153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670篇
  2013年   764篇
  2012年   865篇
  2011年   1057篇
  2010年   905篇
  2009年   903篇
  2008年   988篇
  2007年   686篇
  2006年   519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游国立  周清 《唯实》2006,(6):32-33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丰富和发展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其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更丰富,旗帜更鲜明,语言更犀利,更具有针对性和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52.
覃正爱 《唯实》2006,(1):21-22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立党为公”的“公”,除公共目标之“公”外,必须包括程序性之“公”,而“执政为民”的“民”,在现时代更多地应该是“公民”。  相似文献   
53.
李有军 《人权》2006,5(3):10-11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尊重和保障人民人权方面的成就举世公认,有目共睹。为此,我们采撷了一组文章,从不同侧面分两次对中国人权状况作一扫描。  相似文献   
54.
王戬  汪振林 《法学家》2003,(4):83-87
隐私权是宪法权利,亦是刑事程序基本权.隐私权作为刑事程序调整的重要范围,保护着个人对刑法执行至关重要的有罪或者无罪信息的私有,以及对不让政府插手的个人信息的享有.加强刑事领域的隐私权保护,意味着要在政府的规范需要和个人隐私权益上达成大量开放式的司法平衡,对政府操纵背景条件的能力进行有限限制.漠视隐私权的刑事程序比我们想象的更具有事实性的恶果,其对事实结果的影响可能导致一些不良趋势.为此,应关注作为宪法权利的隐私权在刑事诉讼中的属性、价值及作用,加大对我国刑事程序中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5.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依靠群众”原则是政治话语在法律上的体现,表明我国法律尚缺乏应有的自治性。它也无法在具体的诉讼实践中操作应用,又不可避免地流于空洞化。建议以“公民参与”来代替“依靠群众”原则。  相似文献   
56.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以人为本的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逐渐确立,隐私权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护。部队作为一个特殊武装集团,如何更好地维护战士的隐私权?记者带着这个疑向来到某工兵团。走进战士中间进行了一番探寻。  相似文献   
57.
龚小夏 《南风窗》2007,(14):76-78
只要拉美国家在经济发展和政治自由方面仍然落后于美国,就很难避免这个号称"美国后院"地区的人民设法移民到这里来。如何将他们吸收到美国社会中而不是将他们排斥在外,是对美国人的一个大挑战。  相似文献   
58.
试论在校学生隐私权的保护与校方管理制度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方在依据自己制定的校规校纪处理学生时,引发了一个法律热点问题——在校学生隐私权的保护。二者的冲突,诱发了一件件诉讼案件的出现。谁是谁非,谁来评判?法院应不再沉默,校规校纪应与时俱进,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59.
一、公民社会和民间组织问:俞教授,您好。近来,“公民社会”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热门话题,但许多人对这个概念的涵义并不十分了解。作为国内较早研究公民社会和民间组织的学者,您能否解释一下什么是“公民社会”?俞可平:公民社会是一个外来语,其最初的译名是市民社会。我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一项研究中指出,市民社会、民间社会和公民社会都是对同一英文civ-ilsociety的不同译法,但在中文语境中,它们之间在某些细微的区别。“市民社会”是最为流行的术语,也是对civilsociety的经典译名,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中译。但这一术语在实…  相似文献   
60.
民事诉讼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诉讼费用制度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诉讼费用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人民享受法律保障的程度.本文在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主要国家诉讼费用构成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就影响诉讼费用构成的诸因素作了深入剖析,同时兢我国诉讼费用制度的改革提出了简要的立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