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65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证明妨碍是各国民事诉讼共同关注的问题,亦是我国民事诉讼实务和立法的重要课题。若欲充分发挥证明妨碍之机能解决我国民事诉讼实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就有必要对证明妨碍所涉及的基本理论予以研究,为我国证明妨碍制度的设计和适用提供明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证明妨碍的根据在于诉讼法上的证据提出义务,抑或诉诸于诚实信用原则。在满足一定的构成要件时,亦即在一定的主观及客观要件下,证明妨碍之法律效果应由法官自由心证。  相似文献   
72.
曹志勋 《现代法学》2011,33(5):151-160
引入两大法系共通的书证搜集裁判,有利于解决我国当事人提交书证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在裁判模式上,大陆法系和美国在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其书证搜集裁判的适用范围大致相似,并且裁判本身都在解决纠纷过程中发挥决定作用。在裁判效果上,妨碍书证搜集的一方应当在不同情况下分别于证据、事实、请求和程序层面承担不利后果。从现有制度出发,法院依申请取证制度应当引入比较法上书证类型的共识并且区分法官的裁判义务事项和自由裁量事项,同时从条件和过程两方面控制法官的裁量权,强调以裁判的形式加以保障。我国《证据规定》第75条正是书证搜集裁判的现行法基础,有必要重塑和细化其规范要件,并且建构层次清晰的裁判效果体系。  相似文献   
73.
【裁判要旨】不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子女上学主要表现为不作为形式的侵权,适用侵犯受教育权的无过错责任,目的在于恢复个人对其绝对权利的圆满支配状态。在构成要件上不需要考虑侵权人的主观过错,只需要非法妨碍了权利人行使受教育权即可,表现为一种防御功能。责任形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相似文献   
74.
当前学术界对证明妨碍这一概念有诸多不同的表述方式,导致在学术研究乃至司法实践中对这一概念使用存在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运用语义学对这一概念分析探究,应当统一适用"证明妨碍",进而清晰规范概念。在对大量相关民事案例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证明妨碍制度在民事案件适用中存在适用条件不具体和法律效果单一等问题,重构证明妨碍法律后果,以保证民事裁判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75.
包冰锋 《证据科学》2013,(6):676-685
证明妨碍是指当事人因可归责于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诉讼中或诉讼外、故意或过失的作为或不作为,致使自己的证明行为陷入困难或不能。构成证明妨碍的客观要件相对较为复杂,而且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中均有规定。不论是诉讼前或诉讼中的作为或不作为,均可以构成证明妨碍行为。证明妨碍行为的结果,应当达到当事人证明不能或证明困难而使案件事实无法查明的状态。而且,证明妨碍行为与待证事实证明不能或证明困难的状态之间应当具有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76.
对于当事人或第三人是否负有勘验协助义务的问题,德国《民事诉讼法》及日本旧《民事诉讼法》均未规定。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233条第1款已经规定准用第223条关于文书的规定,当事人或第三人均有依法院的命令提出勘验物或容忍勘验的义务。我国台湾地区修法后,其"民事诉讼法"第367条已经增列第344条及第348条准用的规定,明示当事人和第三人均负有提出勘验物或容忍勘验的义务,以杜争议。但是,祖国大陆现行立法并未规定鉴定或勘验协助义务,因此确有必要引入鉴定、勘验协助义务以便法院遇有不协助鉴定、勘验时依据证明妨碍原理认定事实。  相似文献   
77.
两大法系主要国家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收集制度虽形式有别,但都以证据收集方式和制裁效果作为制度构建的主轴.相比之下,我国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收集证据制度的主要缺陷在于缺乏相对人不配合调查时的制裁后果的规定,因而难以取得调查实效.同时,法院自行调查取证面临着动力不足和司法资源短缺的难题.律师调查令作为中国特色的地方制度探索可以弥补现行证据收集制度的前述局限,保障当事人调查取证的权利.应当在总结实践经验与借鉴域外立法的基础上,构建统一规范的律师调查令制度.  相似文献   
78.
谢振东 《唯实》2010,(8):157-159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实施的十多年当中,这部法律为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同时也为我国的民主建设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然而,在农村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同时,该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以及在基层适用中存在较大争议。为此,必须进行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79.
近年来,因处理道路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引发的治安事件不断增多,特别是由此引发的暴力抗法和妨碍执行公务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对此,笔者结合玉溪市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治安事件的案例进行原因分析,对建立有效的防控机制作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80.
《法治与社会》2007,(9):50-50
问:2005年4月7日,我向朋友刘某借款3万元,约定一年内归还,并以我私人所有的房屋三间作为借款抵押,且办理了抵押登记。后我无力归还借款。今年6月25日,刘某以我欠款未还为由,强行占有了我作借款担保的房屋。请问:我可以向法院起诉刘某。要求排除妨碍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