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6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新设的罪名.“经监管部门责令改正”是该罪成立的一个前提条件.在理解和把握监管部门的责令改正时应当强调合格的责令改正主体、法定的监管权限、完整的责令改正通知内容、合理的通知方式,也要处理好网络服务提供者对责令改正所持的异议.  相似文献   
32.
《法治与社会》2005,(4):45-45
2005年2月.我们厂因擅自排放工业用水被当地的环境管理部门通报并被罚款限期整改.我们不服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环保机关提出复议.请问:行政处罚必须公开吗?  相似文献   
33.
李姝音  黄莺 《政法学刊》2005,22(3):72-74
我国法律规定吸毒违法,吸毒必戒。我国的禁吸戒毒采取以强制戒毒为主,其他戒毒模式为辅的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的20多年,我国的强制戒毒制度在挽救吸毒人员,消除毒品的社会危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毒品形势依然严峻和高复吸率的现状,强制戒毒制度面临诸多难题,如强制戒毒法律滞后,制度本身缺陷等,需要完善,如整合戒毒资源,提高管理水平,采用科学戒毒手段等。  相似文献   
34.
笔者针对个体工商户存在火灾隐患或消防违法行为,消防部门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及进行行政处罚时如何运用法律条文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5.
行政主体责令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大量法律法规规章中规定了大量的行政主体责令承担民事责任的内容。由于该内容往往设置在"法律责任"部分,并与行政处罚揉杂在一起,理论上和实践中,人们往往将其认定为行政处罚、行政制裁或者行政法律责任,从而只看到了其行政性而忽略了其司法性。行政主体责令承担民事责任本质上就是行政主体以中间人的身份对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作出的类似司法判决的裁决,具有民事性、中间性和司法性特征,应当属于行政裁决。它与责令改正及作为责令改正形式之一的责令赔偿国家损失也不相同。认定该种行为的行政裁决属性,有利于妥善处理行政权与民事主体意思自治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保障处理结果的公平和公正。  相似文献   
36.
责令改正通知在行政管理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但行政审判实践中对于责令改正通知的可诉性尚未形成一致认识。通过对涉“责令改正通知”的批量性案件考察可以发现,责令改正通知通常被人民法院排除在受案范围之外。但大量实践案例表明,责令改正通知在满足一定条件基础上也具有可诉性。在判断责令改正通知是否具有可诉性的时候,应当将其置于具体个案中进行考察,以责令改正通知是否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为核心判断标准,具体从责令改正通知的涉权性、责令改正对象的特定性、责令改正通知内容对外的效力性、责令改正通知法律效果的终局性、有无其他不可诉因素等方面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37.
2636票赞成、131票反对、83票弃权,这是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上的投票结果。这一结果,昭示着一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新法律诞生。由于是中国慈善领域第一部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法律,《慈善法》一经通过,迅速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热议。有人认为这部法律"亮点很多",比如,对受  相似文献   
38.
孙晓蒙 《学理论》2012,(14):128-129
在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中,责令改正是一个重要的行政管理手段,并且在执法实践中广泛运用。责令改正具有灵活性、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但如果滥用,则会加剧社会矛盾。所以必须对其性质予以界定,以便更好地规范这一执法手段。  相似文献   
39.
依法对疫情防控期间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疫情防控政策的外国人作出限期出境、不予入境等处理,既有力维护了国家的主权,也充分体现了国家维护公共安全利益和公民安全健康的职责。厘清驱逐出境、限期出境和遣送出境等概念的法律含义,有助于在涉外执法工作实践中准确适用,既体现法律法规的尊严和执法力度,又过罚相当,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对于违反国家疫情防控规定措施的外国人要依法予以处罚,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国内防控工作来之不易的向好态势和阶段成效。  相似文献   
40.
监督     
《中国监察》2010,(4):32-33
湖南省衡南县建立“信访回音壁”重落实 该县纪委、监察局近年来积极加强纪检监察信访反馈,有效减少了重复上访:实名举报的当面或电话进行反馈;举报内容初核不实的,30日内向上访人反馈初核情况;初核认定存在轻微违纪问题,经反馈后还要限期整改;立案查处的信访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