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篇
  免费   24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28篇
世界政治   9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43篇
中国共产党   72篇
中国政治   248篇
政治理论   46篇
综合类   9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小保:我是今年春节过后应聘到某制衣厂工作的新人,与单位签订了3年劳动合同。我所在的制衣车间应客户加工成衣需要,时常加班加点工作。在计算加班费时,厂老板总是按每周44小时为基数,超过部分算加班。而我认为,每天8小时工作、每周工作40小时。只要每  相似文献   
72.
73.
欧阳爱辉 《长江论坛》2009,(6):51-53,9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隐蔽议程。它们会令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丧失应有的公正性,侵害到劳动者正当权益。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制定中的具体隐蔽议程进行分析,认为应从规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制定具体过程、在具体条款中强化广大劳动者行使自身合法权利的能力和增设救济条款三方面来完成相关劳动法抗制设计,遏制隐蔽议程。  相似文献   
74.
《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很多用人单位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感到畏惧,由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的变更均奉行“协商一致”的基本原则,这让用人单位在岗位的管理方面很被动,无法适应现实工作的多变性。  相似文献   
75.
肖中泽 《法制与社会》2013,(13):248-249
本文整合了目前我国劳动法领域关于利益平衡的三种理论模式,分别是静态制度规制说,动态法律实施说以及主体博弈说。主体博弈说能够较好的处理前两种理论模式的不足,比较适合我国劳动法利益平衡的实现。然而我国目前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却造成主体之间不能够充分的博弈,需要进行制度优化。  相似文献   
76.
在我国学界,对劳动法的性质至今尚无定论,有的学者认为劳动法属于私法范畴,有的学者认为劳动法属于第三法域—社会法范畴。本文试图从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劳动法的利益观、劳动法的调整原则和调整模式、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的种类和承担过程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劳动法具有的社会法性质。  相似文献   
77.
打工木匠陈友生在工作中受伤,左手中指和无名指被机器无情压断。几经周折,在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的多次帮助和鼓励之下,获得了工伤赔偿。  相似文献   
78.
基本养老保险是非全日制用工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比较研究中日非全日制用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结构模式、计发标准、制度功能以及费用征缴方式,可以发现,我国非全日制用工基本工养老保险结构与功能单一,计发分割,征缴乏力且用人单位负担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义务尚未被立法所确立。我国非全日制用工养老保险立法模式的选择应以促进非全日制用工良性发展,体现代际公平为重心。应从规范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关系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现实需求出发,确立非全日制用工养老保险特别规则,建立强制储蓄性养老保险,并实现养老保险费征缴方式的税制化改革。  相似文献   
79.
李恒 《法制与社会》2010,(7):114-115
关于劳动争议的审判模式,学界主要有兼审非独立型、独立型、特别专审非独立型、普通专审非独立型四种学说。我国应当采用普通专审非独立性的模式,设立劳动法庭,由劳动法庭法官根据劳动争议特别诉讼程序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这适应了劳动争议审判模式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劳动争议的及时、公正解决,有利于优化法院内部机构设置,减轻民事庭负担。  相似文献   
80.
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缺陷与解决路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华 《法治研究》2009,(2):65-73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论,也与现实社会产生了激烈的冲突。研究《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缺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