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405篇
  免费   1307篇
  国内免费   678篇
各国政治   2196篇
工人农民   2681篇
世界政治   67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79篇
法律   32775篇
中国共产党   68685篇
中国政治   94285篇
政治理论   21073篇
综合类   33085篇
  2024年   446篇
  2023年   2502篇
  2022年   2872篇
  2021年   3630篇
  2020年   3969篇
  2019年   2022篇
  2018年   1097篇
  2017年   1964篇
  2016年   3544篇
  2015年   6519篇
  2014年   20549篇
  2013年   22111篇
  2012年   27367篇
  2011年   27659篇
  2010年   23619篇
  2009年   22587篇
  2008年   22737篇
  2007年   16193篇
  2006年   15564篇
  2005年   10586篇
  2004年   6531篇
  2003年   5822篇
  2002年   6526篇
  2001年   5278篇
  2000年   3910篇
  1999年   657篇
  1998年   303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中国特色主义制度认同是制度自信的前提和重要内容,这一认同内在地包含制度理念认同、制度优势认同、制度发展认同三重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理念,切实保障和实现人民利益,彰显着制度的人民性,奠定了制度认同的思想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优势和显著制度绩效,彰显着制度的科学性,构成了制度认同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彰显着制度发展的坚定性,为制度认同提供持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持续推动制度现代化,在发展中推动这一制度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不断增强人民的制度理念认同、优势认同和发展认同。  相似文献   
53.
54.
55.
56.
5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既是顺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又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难题,体现为企业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市场竞争力不足,企业管理模式粗放、转型升级困难,企业经营管理的刚性成本较高等。需着力从调节产能过剩,增加有效供给,加快企业科技创新,适应市场竞争、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快企业转型升级,降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刚性成本等方面进行破解。  相似文献   
58.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认识包括现代性内生于现代生产、现代性外化于工业化、理性是现代性的主要标志等,而当代中国的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在方法论意义上、时代性上、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具有相通之处,马克思现代性思想是当今中国现代性建构的一把钥匙。在此基础上,中国现代性的发展有了自己的特色:坚持并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性价值导向,建立"五位一体"的现代性发展格局,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性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9.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自信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桂西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也面临抵抗市场经济冲击能力弱、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式微明显甚至面临消亡的困境。在新时代,要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做到保护和挖掘先行,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优秀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使之既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60.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018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8.1%,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实现了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正向教育强国迈进。70年沧桑巨变,当时光回溯到70年前,在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上,新中国又是如何通过扫盲运动,建立起文化自信和建设激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