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96篇
工人农民   48篇
世界政治   1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2篇
法律   992篇
中国共产党   1827篇
中国政治   2352篇
政治理论   808篇
综合类   104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457篇
  2014年   1004篇
  2013年   783篇
  2012年   735篇
  2011年   589篇
  2010年   496篇
  2009年   395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是一项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应该只是单一维度的,而应该是国家战略层面上的整体式构建.本文结合我国国家形象的现状,从战略定位、战略规划、战略整合以及战略公关等诸方面,探讨了中国“和平发展”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可行性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02.
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给社会带来巨大变化,世界经由网络连成一体。网民通过微博开展新闻传播,使各类思想动态和社会舆论产生明显的放大效应,微博成为网络舆论中心,也成为舆论险情“高产多发地”,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  相似文献   
103.
曹英 《北京党史》2015,(2):37-39
<正>人类进入21世纪后的首要变化,是信息传播形态步入新媒体时代,个体权利与政治权力关系在言论表达、知情权利方面出现巨大变化,意识形态的自我论证、辩护功能遭遇重大挑战,中共党史的教育与传播自然也不例外。本文试图以高校党史知识的教育与传播为个案,分析这一变化趋势下教育者的适应原则、路径。一、新媒体时代的知识传播特点新媒体,自20世纪末期进入  相似文献   
104.
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代青年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的主要载体,青年价值观的形成与嬗变也越来越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环境日趋复杂,引导培育更为困难,价值目标的实现充满挑战。为此,要积极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建设,切实净化现代媒体的社会环境,强化当代青年的网络观教育,着力增强青年的媒介素养和媒介辨识能力,多渠道多途径地推进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相似文献   
105.
<正>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党和政府带领全国军民顽强奋战,在第一时间从地震废墟中抢救被掩埋的人员,及时救治伤员,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灾区一幕幕感人场景,在国际上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舆论潮。在救援环境极其艰难  相似文献   
106.
新媒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并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更大的挑战.社会管理工作应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下功夫进行管理.硬件包括建立地方的法律法规,软件包括管理理念、管理工作制度和机制以及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7.
同一平台内的微博作品传播方式主要是转载和转发两种情形,对其可能存在的版权侵权问题需要区别对待。转载微博作品一般应当取得原博主明确的授权许可。  相似文献   
108.
从历史上来看,妈祖信仰传入日本并在日本进一步传播受到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朝贡秩序的重要影响,其随着中日贸易的发展先由中国传播到西日本九州岛,然后再进一步传播到东日本地区。落海妈祖像漂至,倭寇掠夺妈祖像至日本供奉,华商、华僧与难民的带入以及日本信徒自发传播是妈祖信仰东传日本的主要途径。循此途径,平户、五岛地区和萨摩地区以及长崎地区成为日本妈祖信仰的重要传承地。妈祖信仰在日本传播的路径体现了中、日之间的政治、经济互动,还揭示了文化层面的融通,对于当今的区域联通理念及战略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9.
郝玉杰 《学理论》2015,(6):138-139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网络传播作为一个工具性的新式媒体在促进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西方哲人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系统论(即AGIL理论),对于网络传播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进行简单剖析,并延伸出前者对后者关于利与弊的影响,提出关于促进人的现代化与网络传播健康发展的建议。新的媒介形式的不断涌现,不仅对人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现代化都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信息时代,新媒体逐渐超越传统媒体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为一种传播手段,新媒体不仅对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带来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积极探寻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的对策,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