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28篇
  免费   1993篇
各国政治   1369篇
工人农民   1804篇
世界政治   8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82篇
法律   16753篇
中国共产党   3305篇
中国政治   8208篇
政治理论   3540篇
综合类   2311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440篇
  2021年   712篇
  2020年   1198篇
  2019年   682篇
  2018年   731篇
  2017年   764篇
  2016年   893篇
  2015年   951篇
  2014年   3109篇
  2013年   4075篇
  2012年   3868篇
  2011年   4032篇
  2010年   3750篇
  2009年   4062篇
  2008年   4320篇
  2007年   4592篇
  2006年   4733篇
  2005年   4486篇
  2004年   4291篇
  2003年   3377篇
  2002年   2728篇
  2001年   2034篇
  2000年   1055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宋超 《行政与法》2006,(2):72-74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践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举措,已经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目前囿于立法层次较低,且各地规范不一,极大地阻碍了这一新生事物的进一步成长。因此我们应在统一立法和系统全面立法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一部法律或行政法规系统规范该制度。同时加强诸如表明身份制度、说明理由制度、阅卷制度、时效制度、格式化制度、职能分离制度、案卷排他性制度等研究,以丰富和完善该处罚权的实践。  相似文献   
62.
吴琳 《行政与法》2006,(10):60-61
拥有幸福生活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本文试图从古典的哲学思想出发寻找政治社会存在的道德基础。以道德为基础的政治社会体现了人的政治生存向度,需要人们把它作为各种规范的核心观念才能有约束力,才能使社会关系和谐有序地发展,从而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63.
郑金玉 《行政与法》2006,(11):108-111
在“凡进必考”的要求下,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当前多已采用公务员考试模式招考“工作人员”。但无论从报考条件、考试内容,还是考试方式来看,这种招考制度都不能被认为是遴选法官的理想模式。重新审视法院招考制度,将法官的选任从目前普遍采用的招录法官助理、书记员甚至法警、法院行政人员的公务员考试中分离出来,疏通成熟法律人才进法官队伍的渠道,建立符合司法特质、体现法官独立要求的法官选任制度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4.
CIS原理与政府形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形象设计是政府形象管理的重要环节。借鉴CIS原理将企业CIS的设计和运作导入政府形象设计中,以政府行政理念为指导,通过提升政府行为和完善政府外在特征来提高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评价,把政府的理念、行为与视觉形象统一起来,使政府形象系统化。  相似文献   
65.
刘梅湘 《现代法学》2006,28(4):122-128
被害人的知情权是被害人行使其他诉讼权利的逻辑前提,是诉讼民主的重要体现,亦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国际公约及其他国际性文件和法治发达国家都对公民的知情权及被害人的知情权都作了明确规定,有的国家甚至将其上升到宪法的高度。我国刑事被害人享有一定程度的知情权,但权利告知规则仍不完善,被害人对案件的进展、诉讼结果以及刑罚的执行情况缺乏知悉途径,知情权的实现缺乏保障机制。立法上应对其作相应完善。  相似文献   
66.
童列春  商燕萍 《行政与法》2006,(10):114-118
公司作为一种营利性组织,必须以其组织章程规定的经营范围为基础进行经营活动。传统公司法中,对超范围经营活动,法律赋予其绝对无效的法律后果。随着经济的发展,体制的转变,经营范围的绝对性受到了质疑。本文分析了经营范围的功能及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认为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采用相对无效原则。不将其全盘否定,放宽限制,给公司充分的经营自由,同时兼顾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67.
从长时段考察中国传统法律的发展和演变,特别是国家制定法的发展和演变,就可发现这样一个明显的规律:从伦理规则向生活规则的演变,这一点在有关民事方面的法律里面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一演变过程是漫长的,甚至是残酷的。它提醒我们,法律的作用不应过分夸大,立法时应注意听取民众的意见。  相似文献   
68.
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是当今世界刑事侦查战术思想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犯罪发展的趋势和现代刑事侦查活动的特点要求树立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但实践中,我国的侦查模式和管理体制存在较大的弊端,很难适应现代侦查活动的发展需要,有必要进一步的改革,从思想上和制度上来完善我国的侦查体制。  相似文献   
69.
屈原和庄子都对中国文学和文人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都有着高洁的人格 ,其浪漫主义文学的成就也达到了文学史的高峰。相似的生命困局、对“天”的探索、高洁的品性决定了他们文学相似的一面。但是作为人 ,他们又有着对立的一面。生命的不同“哀怨” ,对“天”的不同结论、超越困局的不同方式 ,均决定了他们文学的不同  相似文献   
70.
中国法史学基础问题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现代法律史学是在传统法律史学和外来法律史学的双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正确认识中国法律史学的学科性质,对完善这门学科的独立品格,促进这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现代法学理论,特别是运用部门法理论去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史材料,是中国现代法史学研究方法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标志。但不应简单地用部门法理论、现代法理学的一般概念去比附评论中国传统法史材料,使中国法史学研究带上过分浓厚的现代色彩。应重视法史学研究的学术批评问题,提倡既非庸俗吹捧也非恶意贬低的高水平的独立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