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21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19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两个重要国家,处理好中日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对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日建立战略互惠关系初显曙光的时候,通过比较研究汲取德法和解的经验,将使我们获得有益的启迪。人们期待中日关系能借鉴法德在欧洲和解的智慧、创造出东亚地区中日和平与合作的奇迹。在战后以来六十多年的时间里,中日和平友好与法德和解在亚欧不同地缘政治环境中也出现了明显的发展差异。法德关系经历并超越了相互憎恨的历史,走向了真正和解。法德和解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石,两者伙伴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则开创了从欧共体到欧盟的欧洲合作新局面。与德法和解带动欧洲国家整合的硕果相比,中日和平友好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中日关系超越"战争历史"问题、国家地位身份认同问题、共同战略利益基础和政治互信问题等方面也都落后于法德和解的发展,法德和解取得了创建欧盟的硕果,中日则刚刚取得建立战略互惠关系的共识。中日矛盾的深层症结就在于没有战略合作的共识和目标,从而导致双方缺乏政治互信和在战略上相互猜疑。法德和解的经验告诉我们,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必须构建中日战略合作的共识,在中日关系中制定并推行"和平、合作与共赢"的外交政策新理念。中日走出历史问题争论和民间对立情绪困境的出路在于中日政治家们是否有智慧搭建两国战略合作和战略互惠的目标与框架。中日需要开展面向未来的共同事业,推动地区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实现并深化两国关系的和解与合作。  相似文献   
452.
现代劳动法的基本理念是保护与救济劳动者,劳动者的预告辞职权是立法对此种理念的体现和维护。但该权利的不恰当行使会损害用人单位的权益,因此必须改革劳动合同解除的具体制度并完善用人单位损失的救济体系以达到双方主体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453.
454.
21世纪大学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大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南省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近20年来取得很大成绩,尤其是1986年以来,云南省政府每年拨出外汇专款支持出国留学工作,使云南这个边疆民族省份的高校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存在着阻碍云南省高校对外合作与交流步伐的一些问题.当前,应转变观念,增大经费投入,制定相关政策,使云南省高校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455.
目的试用临床受益评价中药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连续收住的133例Ⅳ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受益定义为:①Child-Pugh分期和(或)卡氏评分(Karnofsky s performance scoring,KPS)改善(≥20);②上两项稳定并肿瘤大小或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减少25%以上。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 rank法检验。结果1个周期治疗后患者整体临床受益率为20.3%。中药治疗、中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和其他治疗的临床受益率分别为22.7%、30.7%和11.9%。患者中位生存率为3.1个月(95%可信区间为1.97~4.23),1年生存率为19.3%。结论中药治疗有效提高了Ⅳ期肝癌患者的临床受益。  相似文献   
456.
人力资源管理调节模式是适合现阶段中国国情的劳动关系调节模式.因为造成目前中国劳动关系紧张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利益均衡机制的缺失,而人力资源管理调节模式可以加快利益均衡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