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44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46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篇
法律   236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131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2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论涉外案件处置的制约因素及解决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剑波 《政法学刊》2008,25(1):110-113
涉外案件处置中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表现为法律法规尚不完备,现行法律法规关于涉外案件实体性和程序性权利设置不合理,涉外案件办案机制不健全。宜深化执法理念,构建完善的涉外案件处置法律体系,完善涉外案件警务合作机制;提高办案人员素质,增强办理涉外刑事案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72.
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倾向,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但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存在着一些我们必须面对的限制因素,如何有针对性地化解这些限制性因素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73.
衍生舆情是近年来网络舆情所呈现的新特点,尤其由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衍生舆情的出现几乎成为一种必然,其所造成的“二次影响”甚至超过原生舆情,给舆情危机的防范和应对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基于此,从传播要素的视角探讨在由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网络舆情中出现衍生舆情的成因。研究认为,突发公共事件是衍生舆情出现的前提,其模糊性、关联性和刺激性会对衍生舆情产生直接影响;政府、媒体和公众是衍生舆情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信息传播中它们基于各自利益诉求而呈现的不同行为逻辑是衍生舆情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4.
我国法院调解热现象,是由法院调解的内在价值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法院调解制度在我国具有深刻的精神基础、制度基础和普通民众的心理基础,从而使它在解决纠纷机制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75.
论影响我国政府效率的深层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探讨影响我国政府效率的深层因素的时候,木文将制度本身视为一种生产性资源,并且具有稀缺性;其次行政理念的错位与步入误区,造成政府效率的精神动力不足;然后论及公共服务社会化程度过低,社会化效率不足。  相似文献   
76.
借助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分析我国家族企业治理问题,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生态位对我国家族企业治理具有重要影响,在生态位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家族企业治理中的生态位约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和提出改善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7.
完善职位分类为基础的公务员管理制度是对公务员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是建立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重要保障,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当前,我国现行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受政治、社会发展、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必须遵循行政法治、科学合理、兼收并蓄等原则,创新制度设计,以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8.
许庆永 《政法学刊》2014,(4):108-111
人民调解是个复杂的构成体,它表面上是对个别纠纷的解决,实质上是对社会关系的一次重新梳理。每个纠纷的解决都不是我们表面上所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有众多因素在背后影响着人民调解的进行。我们重点从关系/事件的分析角度入手,找出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和行动策略,进而为人民调解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79.
We sought to determine whether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PV) risk factors differed depending upon the presence of children in the home, and to estimate the annual prevalence of IPV first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then in homes with and without children. We analyzed data from a cross-sectional random sample of 6,836 women in southeastern Pennsylvania interviewed by telephone in 2004. The magnitude of association between IPV and risk factors varied between homes with and without children for women’s alcohol problems (with children, odds ratio (OR) 7.7;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2.9, 20.9; without children, OR 2.4; 95% CI 0.9, 6.0),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with children, OR 4.0; 95% CI 1.8, 8.9; without children, OR 3.0; 95% CI 1.6, 5.7). Poverty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PV only in homes without children (OR 3.6; 95% CI 1.9, 7.2). Annual IPV prevalence was 1.2% overall, 1.4% in homes with children, and 1.1% in homes without children. One in 63 children lived in a home with IPV. Differences in IPV risk factors in homes with and without children suggest distinct underlying IPV mechanisms or consequences in these contexts.  相似文献   
80.
当前在禁毒工作中 ,吸毒人员回归社会是一大难题 ,也是制约整个禁毒工作的“瓶颈”。吸毒人员回归社会难主要是由于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吸毒者自身的原因和不良交往等多元因素造成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影响 ,互为因果 ,致使吸毒人员难于回归社会 ,从而衍生出诸多严重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