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92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95篇
工人农民   77篇
世界政治   79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2篇
法律   17385篇
中国共产党   2352篇
中国政治   5454篇
政治理论   998篇
综合类   3987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66篇
  2022年   376篇
  2021年   532篇
  2020年   608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471篇
  2015年   1075篇
  2014年   2834篇
  2013年   2370篇
  2012年   2814篇
  2011年   3000篇
  2010年   2444篇
  2009年   2460篇
  2008年   2265篇
  2007年   1875篇
  2006年   1549篇
  2005年   1228篇
  2004年   975篇
  2003年   869篇
  2002年   998篇
  2001年   656篇
  2000年   535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司法精神病鉴定作为判断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的重要手段,其结果是影响定罪量刑的重要因素,但启动司法精神病鉴定的决定权却由司法机关独揽,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无法自行启动。这种控辩失衡的启动权配置不仅违反正当程序,也不利于消除事实争议,具有程序和实体上的双重缺陷。过于职权化的启动权模式有着理论研究不足和受现实因素制约的双重原因。为此,一方面要增强辩方启动精神病鉴定的主动权,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救济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司法机关启动权的规范和监督。  相似文献   
992.
程序化建设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协商民主发展的必由之路.程序化建设是扩大协商民主主体的关键环节,是拓宽协商民主领域的重要途径,是完善协商民主形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93.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走过2014"深改元年",在被誉为"深改关键年"的2015年,"十二五"规划即将收官,依法治国方略也将全面推进。中国社会有哪些热点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依法治国:全社会各领域推进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升到全新高度,并提出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2015年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在立法、司法、执法等多个环节的改革措施值得期待。——立法领域。2015年初将公布立法计划,立法重点包括立法法、食品安全法等人大常委会多次审议的项目,  相似文献   
99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智能辅助裁判系统于各地法院落地生根,不仅极大地缓解了"案多人少"难题、提高了司法效率,而且在辅助法官办案的同时,也促进了法律的适用统一和自由裁量权行使的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还推动了司法实践中类案类判目标的实现。而人工智能与司法裁判的结合尚处于发展阶段,仍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正确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类案类判,规避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完善技术和相应规范,以保障司法智能化进程的法治化运行,就成为当前人工智能司法应用中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95.
大学生频频犯罪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反响异常强烈.据统计表明,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在所有刑事犯罪中的比例有所上升.大学生犯罪大体表现为主体多元性、心理情绪性、行为极端性、场景规律性、类型多样性等特点.就当前大学生犯罪率上升的状况而言,大学生犯罪的原因由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的因素构成,其中宏观方面包括纵向的社会、政策因素以及横向的学校因素,微观方面包括家庭和个人因素.虽然复旦林森浩投毒案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偶发性,但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尽可能地预防大学生犯罪.  相似文献   
996.
赵奇 《法庭内外》2020,(3):62-63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以来,北京法院时刻心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广大执行干警立足岗位积极投入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大力创新执行方式。近日,全市法院在执行财产处置程序中引入并推广VR技术,实现“非接触式”网上实景看样,确保财产处置工作“不中断”“不停摆”,充分保障当事人及竞买人的相关权益。  相似文献   
997.
法谚援引作为司法理念与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至今尚未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法谚虽无法律拘束力,却可发挥反映司法理念、增进司法信任、实现司法公正与回应司法期待的价值功能。在中国,司法场域的法谚援引呈现出受地域与法院层级影响、主要集中于民事案件领域、以西方传统法谚为主等总体特征,存在法谚援引的意识不甚清晰、误用错用较为普遍、援引较为主观随意等现实问题。法谚援引的系统化、规范化、语境化、层级化技术谱系与进路,可为建构体系化的法谚援引制度夯实理论与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998.
2021年12月,我与往常一样,打开2021年第34期《人民司法》,希望在文章里寻求灵感。蓦然间,“审理跨境电商案件的探索与思考”一文赫然入目,兼具文章作者和资深读者双重身份的我,那一刻的欣喜竟有了一种立体的律动。  相似文献   
999.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强调要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民生之所系就是司法责任之所在。为依法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000.
丁宇翔 《人民司法》2020,(10):32-39
不可抗力的客观要件可以从时间维度上把握,不能避免是指在客观情况发生过程中未能阻止,不能克服是指客观情况发生之后不可逆。以不可抗力的构成要件去审视,新冠肺炎疫情可以一般性地构成不可抗力,但需要在个案中进行具体考察。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不可抗力,免责和不免责都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在具体的免责适用中,也不是全部免除或不免除,而存在免责和减责的区分。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也符合情势变更的构成要件,但在现行法的框架下,情势变更排斥不可抗力;在民法典草案的框架下,这种排斥将被取消,取消之后,情势变更将兼容不可抗力。在因情势变更而解除合同的场合,如果需要赔偿损失的,还可以直接适用不可抗力减免责任规则,对损失赔偿的数额进行调整,从而使得不可抗力和情势变更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很好地衔接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