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28篇
  免费   430篇
  国内免费   274篇
各国政治   866篇
工人农民   980篇
世界政治   21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66篇
法律   9545篇
中国共产党   24138篇
中国政治   32378篇
政治理论   8321篇
综合类   13200篇
  2024年   172篇
  2023年   878篇
  2022年   823篇
  2021年   847篇
  2020年   1101篇
  2019年   874篇
  2018年   408篇
  2017年   823篇
  2016年   1299篇
  2015年   2628篇
  2014年   7542篇
  2013年   7613篇
  2012年   10366篇
  2011年   8450篇
  2010年   7413篇
  2009年   7360篇
  2008年   7639篇
  2007年   6113篇
  2006年   5299篇
  2005年   3770篇
  2004年   3391篇
  2003年   2893篇
  2002年   2242篇
  2001年   1735篇
  2000年   1261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欧洲私法     
本文探讨了欧洲私法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文章首先分析了欧洲共同体法律的基本原则、欧洲共同体法在私法领域内的发展现状,然后探讨了人们对欧洲共同体法律发展的不同观点,最后研究了法学界在欧洲共同体发展过程中应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92.
个人本位为民法所倡导,然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是否分别为民法与经济法所拥有,且彼此泾渭分明?至少在三个方面存有疑义:个人本位是否指具体的个人本位?现代民法对自治原则的自我矫正是否表明民法已转而追求社会本位?经济法是社会本位。还是国家本位?  相似文献   
93.
利益兼顾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中的一条主线。它来源于实践 ,体现为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 ,并决定了在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这一思想是对社会主义利益关系制度的伟大创新。  相似文献   
94.
反腐倡廉,理论指导和观念创新先行。追求廉政文化与先进家庭文化的契合,必须创新载体,采用多种途径;同时移植、借鉴国外在反腐败方面的有益经验,多元联动、综合整治,系统推进,建立长效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政务、法制、体制环境与保障。  相似文献   
95.
市县     
《今日浙江》2006,(24):54-55
杭州:公务活动可委托旅行社“张罗”。宁波:立法保护海洋生态。温州:540个村居与社区居民可以直接“指点”规划。嘉兴:以民俗民间文化为根基创新地方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96.
大学生奖贷体系工作的诚信教育问题是高校中一个突出的问题,要重视和加强奖贷体系工作中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大学生奖贷体系工作中诚信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97.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和谐,可持续的社会和谐,其实质就是文化和谐。只有造就文化和谐,才能造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全面的可持续的社会和谐。江苏作为文化大省应努力拓展文化交往的空间,积极发展与近邻东南亚国家文化交流与合作,全面推进江苏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8.
春联撷零     
“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这首诗道出了中国人在过春节时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春联。  相似文献   
99.
从长时段考察中国传统法律的发展和演变,特别是国家制定法的发展和演变,就可发现这样一个明显的规律:从伦理规则向生活规则的演变,这一点在有关民事方面的法律里面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一演变过程是漫长的,甚至是残酷的。它提醒我们,法律的作用不应过分夸大,立法时应注意听取民众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0.
我一直认为,理性认知文化差异是研究一切文化问题的基点,而文化差异又是文化理论的原点。借这次笔谈的机会,结合中西近现代文化的发展、嬗变,着重对文化差异做一建设性的反思,并求教于学术界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