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16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44篇
工人农民   104篇
世界政治   27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2篇
法律   8125篇
中国共产党   551篇
中国政治   1875篇
政治理论   383篇
综合类   2176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910篇
  2013年   878篇
  2012年   967篇
  2011年   963篇
  2010年   876篇
  2009年   982篇
  2008年   1059篇
  2007年   811篇
  2006年   687篇
  2005年   628篇
  2004年   658篇
  2003年   600篇
  2002年   449篇
  2001年   362篇
  2000年   344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新生24 h内SD大鼠大脑皮质原代培养的神经元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建立了大脑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应用2.5μg/mL阿糖胞苷(Ara-C)对培养3 d的神经元进行24 h干预,去除神经胶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神经干细胞等杂质细胞,以提高神经元产率;用Nissl’s染色法进行神经元鉴定;利用微量滴定(MTT)法测定了一个培养周期(约10 d)的神经元活性分布。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培养至第4 h绝大多数神经元已贴壁生长,胞体上可见1~2个细小突起;培养至第3 d、第6 d时,Nissl’s染色结果显示,加Ara-C能显著提高神经元纯度(≥92%);MTT结合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神经元培养至第6 d时活性最强,细胞呈卵圆形、蜘蛛状、锥体状等多种形态,细胞胞体饱满,光晕明显,神经网络形成完整。  相似文献   
72.
本文通过骑压胸腹部致人死亡3例的检验,发现致伤过程较为罕见,损伤独具特殊的表现,现报告如下:1案例简介案例1张某在舞厅跳舞时,与李某因琐事发生口角、撕打,张被打倒仰卧在地后,李趁此骑压在张某胸腹部,颠坐数次后被他人拉开,李自诉口渴、头晕、腹痛,症状不断加剧发展到不省人  相似文献   
73.
Chelex100法和有机法联合应用检验微量精斑D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某日一女学生(16岁)在放学回家途中被犯罪分子强奸。现场提取卫生纸1份,在其边缘部位留有少许擦拭状斑迹,据受害人回忆,这是案发时犯罪分子曾用过并弃下的。  相似文献   
74.
毒鼠强中毒死亡的案例及分析已有不少报道,但对毒鼠强中毒后损伤程度鉴定的探讨却很少[1、2、5]。在实践办案中,要求对毒鼠强中毒后损伤程度进行鉴定的案件逐年增多。虽然《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标”)第八十五条规定“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等致伤因素引起损伤,致使器官功能严重障碍,参照本标准有关条文”、《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轻标”)第五十二条规定“其他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损伤致人体组织器官结构轻度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的比照本标准相关条文”有概括补遗各种致伤因素的意义,然毕竟无具体条文可依,在对中毒案件的损伤程度鉴定时仍难以操作,往往因鉴定人对条文的理解不同而受到干扰,难免显得偏颇。笔者通过对一起群体性毒鼠强中毒案件(263人中毒)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鉴定,旨在对毒鼠强中毒后损伤程度鉴定要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5.
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有关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最近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31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决定》) ,未获通过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作为一名司法鉴定工作者想就此问题谈些观点 ,仅供参考。《决定》①关键缺陷 :第一 ,没有明确国家职业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事业就像卫生事业 ,国家不管 ,一分钱不投入 ,老百姓怎么看病 ?医生靠什么诊断治疗 ?) ,没有确立国家职业鉴定机构设置的原则 ,盲目管理 ,必然由目前的混乱走向新的另一种混乱 ,改革终将流产 ;第二 ,对公安侦查部门保留的鉴定机构 ,赋予双重身份 (既…  相似文献   
76.
本文结合史料,对汉语和我国法律中的“鉴定”与“司法鉴定”两个词语的来源与演变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同时,还对鉴定一词当初引入法律和司法鉴定法律界定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进行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77.
论不动产利用的二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动产的利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设定用益物权,二是设定债权利用权。这两种方式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仍有本质的区别。由于用益物权与债权利用权具有不同的利益、成本和风险,因此,对不动产利用而言,究竟应采取何种形式,对于当事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8.
王戬  汪振林 《法学家》2003,(4):83-87
隐私权是宪法权利,亦是刑事程序基本权.隐私权作为刑事程序调整的重要范围,保护着个人对刑法执行至关重要的有罪或者无罪信息的私有,以及对不让政府插手的个人信息的享有.加强刑事领域的隐私权保护,意味着要在政府的规范需要和个人隐私权益上达成大量开放式的司法平衡,对政府操纵背景条件的能力进行有限限制.漠视隐私权的刑事程序比我们想象的更具有事实性的恶果,其对事实结果的影响可能导致一些不良趋势.为此,应关注作为宪法权利的隐私权在刑事诉讼中的属性、价值及作用,加大对我国刑事程序中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79.
著作权是以法律关系的客体(作品)为逻辑起点发展出的制度体系,而邻接权的逻辑起点则在于法律关系的主体(作品传播者)。这一差异是解决著作权和邻接权关系的重要理论工具。基于此,本文对两个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明确提出:原作品的著作权人不可能成为相应的邻接权主体,而所谓"信息网络传播者权"也没有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0.
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现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制的基本情况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下称医疗事故鉴定)机制源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下称《办法》)的规定,经《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下称《条例》)予以完善。概括起来,《条例》主要在五个方面完善了医疗事故鉴定机制,这也构成了现行医疗事故鉴定机制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