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9篇
  免费   231篇
各国政治   167篇
工人农民   60篇
世界政治   2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9篇
法律   467篇
中国共产党   105篇
中国政治   181篇
政治理论   795篇
综合类   4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As a sensitive area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imal welfare measures have encountered resistance in negotiations at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Consequently, alternative avenues have been pursued to reach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convergence.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ontemporary trade politics of animal welfar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on the interplay between European and Brazilian actors in the context of livestock production. By drawing upon diplomatic studies and the global governance literature, this study identifies and analyses initiatives that parallel the WTO approach and through which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mutually acceptable farm animal welfare measures have been pursued. 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 constellation of international non-diplomatic actors are currently engaged in influenc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farm animal welfare measures. Among the initiatives that enable the alignment of European and Brazilian animal welfare policies and practices, there are soft instruments such as knowledge sharing and private standards. The rise of new actors and the use of soft instruments have been, to a certain extent, able to mitigate the tardiness of a WTO consensus regarding the use of animal welfare measures. However, there are concerns that the use of private standards has become a shortcut to circumvent the rigours of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This concern deserves a closer look because instead of paving the way, private standards may hamper trade relations which in turn hamper progress in animal welfare matters.  相似文献   
72.
在以统一法制为目标的法律解释体制下,最高司法机关供给的司法解释资源无法满足地方司法机关的释法需求,构成了司法解释场域的“央地矛盾”.为了缓解供需矛盾,地方司法机关开始自发转向“地方释法”,试图以发布地方释法文件的方式实现司法治理效果.中央虽对“地方释法”持禁止态度,但制定的相关规制规范却过于宽松,未能起到应有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73.
王巍 《行政与法》2021,(1):62-69
推进都市生态治理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以A省S市都市生态治理中党政干部领导力为基点,阐释了S市党政干部在生态治理中发挥的核心作用,同时也发现其中面临领导动力弱化、领导效益损耗、领导协同失效、领导制度选择性执行等困局.因此,应从增强都市生态治理中党政干部领导自洽力、提升领导转换力、激活领导制度力...  相似文献   
74.
集团诉讼制度的价值研究——兼评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德堂 《河北法学》2007,25(2):196-200
价值是反映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效应关系的范畴,是深刻认识集团诉讼制度的良好视角和工具.集团诉讼价值是法律价值、民事诉讼价值下位的概念.集团诉讼制度的独特品性在于克服集体行动的障碍,共通性在于体现了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民事诉讼目的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5.
习近平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学说中国化进程的最新重大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学说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面对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和坚韧行动意志,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上,深入分析了推进当代中国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精...  相似文献   
76.
李佳 《行政与法》2021,(2):102-112
社会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城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我国城市单位社区是城市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探索城市单位社区治理模式有利于完善城市社区建设、健全社会治理体制、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成都市L社区为破产企业单位社区,其治理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以社区再造为路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  相似文献   
77.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届四中全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理论内涵到实践路径不断得以明确,为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民主治理是新时期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教代会工作的改革创新也就成为了这一目标下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在论证教代会改革创新的理论逻辑必然性的基础上,通过重新审视高校教代会的工作现状和改革创新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加强党对教代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教代会改革创新的运行和保障机制,以及夯实教代会民主治校工作中源头参与的实效举措这三方面的治理实践指向。  相似文献   
78.
劳动关系不仅是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升级中需要探索的重大理论课题,更是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共享发展成果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研究探讨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劳动关系调整中的政府干预、我国劳动关系治理的历史、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政府的作用等问题,可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等提供参考。研究认为,从推进我国经济转型的实际出发,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吸取国外劳资冲突的教训,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劳动关系发展的规律,对于我国探索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对于中国劳动关系的研究,应立足国情,从实践走向理论,并将理论回归实践,理性、客观地分析劳动实践需要解决的深层根本性问题,从而为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9.
在风险社会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沟通已成为应对风险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脱域"特质的陌生人社会逐步形成,且移动智能终端进一步普及使得生活场景向虚拟化趋势发展,社会生活现状的改变对风险沟通提出了新要求.应从风险治理、立法完善、专家系统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着手完善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中的社会信任机...  相似文献   
80.
封帅 《俄罗斯学刊》2022,12(2):5-29
俄罗斯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外在形态是“一体两翼”式的政策网络,以《203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作为基本战略构想,以数字经济框架内的人工智能“路线图”和人工智能联邦项目建构发展议程,以《2024年前俄罗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监管发展构想》为核心确立监管议程。而俄罗斯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实体结构则表现为在联邦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二元平行系统运作模式,由国防部担任操盘手的军事人工智能板块已经建立了完整的闭环系统,而以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为主要操盘手的民用人工智能板块的运行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特殊的治理体系源于俄罗斯人工智能战略的底层逻辑,是俄罗斯政府面对战略目标与现实困境巨大鸿沟所做出的现实抉择,这种剑走偏锋的设计虽然取得了部分短期成果,但并未实际解决制约俄罗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问题,能否走出一条人工智能发展的“俄罗斯道路”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