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44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211篇
各国政治   434篇
工人农民   1058篇
世界政治   127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32篇
法律   7692篇
中国共产党   14539篇
中国政治   18186篇
政治理论   5936篇
综合类   8995篇
  2024年   389篇
  2023年   1679篇
  2022年   1616篇
  2021年   1906篇
  2020年   2558篇
  2019年   1118篇
  2018年   500篇
  2017年   888篇
  2016年   1228篇
  2015年   2050篇
  2014年   4608篇
  2013年   3236篇
  2012年   4199篇
  2011年   4595篇
  2010年   4616篇
  2009年   4691篇
  2008年   5453篇
  2007年   5777篇
  2006年   3511篇
  2005年   2100篇
  2004年   619篇
  2003年   494篇
  2002年   406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培育和强化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提升领导力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需要厘清互联网思维的基本内涵。从历史维度来看,主要包括从经验思维到数据思维、部门思维到跨界思维、垂直思维到扁平思维、刚性思维到柔性思维四种转变。在工作实践中,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解放思想、学懂用通,适应网络化、智能化的工作环境,综合协调、循数而治,更好地发挥互联网技术和平台的作用,当好互联网时代合格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22.
23.
在马克思主义自然—历史观视阈下考量,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经过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形成了"利用改造自然思想"、"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系列一脉相承、创新发展的思想成果。中国共产党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程中的系列思想成果,呈现出结合不同时期社会发展需要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历史逻辑,体现着我们党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理解把握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的历史性跃升,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24.
25.
26.
《行政论坛》2019,(1):116-121
单位内部的微观治理是将宏观治理的政策安排在单位内部执行中并具体化。在新时代,我国实行制度博弈与单位治理,是实施渐进式转型的社会单位治理的一种有益选择,在对西方制度变革下单位治理取长补短的同时,转变对社会单位的认识,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政策等是破解单位治理中制度陷阱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27.
28.
中国社会组织对外开展民生合作和国际公益活动,是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要服务好社会组织"走出去",必须进一步提升中国外交的统筹协调能力。通过政府对社会组织相关活动的政治引领、在多边外交中与社会组织的立体配合、加强对社会组织海外活动的本地支撑等,社会组织的国际活动才能更好地融入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  相似文献   
29.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负担日益繁重已成为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推进社区减负既是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社区负担重一方面是由于基层治理条块关系中各主体的职责不清,另一方面源于民众日益增长的利益诉求与社区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因此,为确保社区减负切实落地,需要从"加强社区党建""优化管理体系""配好工作人员"等三个维度切入,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减负路径。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