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7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91篇
工人农民   59篇
世界政治   16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6篇
法律   3188篇
中国共产党   1261篇
中国政治   2389篇
政治理论   593篇
综合类   131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794篇
  2013年   534篇
  2012年   704篇
  2011年   623篇
  2010年   559篇
  2009年   749篇
  2008年   742篇
  2007年   585篇
  2006年   465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694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法治是治理国家的方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治国方略全面落实的任务。据此,作者就全面落实治国方略的基本意义、基本要求、基本条件以及若干相关认识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相似文献   
52.
储昭根 《南风窗》2007,(11):77-79
正因为德国在西方和苏联分别占领下反纳粹比较彻底,而在民主化阶段又选择了反战态度坚决的政治家,德国人在反省历史方面才会比日本人出色。  相似文献   
53.
宪法司法化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成玮 《河北法学》2003,21(1):134-139
从我国宪法功能看 ,不适宜宪法司法化 ;从我国司法权能看 ,不可能宪法司法化 ;从我国法律体系看 ,不必要宪法司法化 ;从现行案例看 ,不导致宪法司法化。  相似文献   
54.
王戬  汪振林 《法学家》2003,(4):83-87
隐私权是宪法权利,亦是刑事程序基本权.隐私权作为刑事程序调整的重要范围,保护着个人对刑法执行至关重要的有罪或者无罪信息的私有,以及对不让政府插手的个人信息的享有.加强刑事领域的隐私权保护,意味着要在政府的规范需要和个人隐私权益上达成大量开放式的司法平衡,对政府操纵背景条件的能力进行有限限制.漠视隐私权的刑事程序比我们想象的更具有事实性的恶果,其对事实结果的影响可能导致一些不良趋势.为此,应关注作为宪法权利的隐私权在刑事诉讼中的属性、价值及作用,加大对我国刑事程序中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5.
生命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所说的生命权是指狭义上的生命权。生命权的基础性、不可逆转性和不可补偿性决定了生命权应当入宪,而生命权入宪则是对生命权基础性价值的确认和彰显,表达了对生命权的尊重,也将提高人们尊重生命权的意识,同时将进一步推动生命权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56.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现行宪法自1982年12月4日颁布以来,经过了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三次部分修改。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制定了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现行宪法的某些规定与形势的发展已不相适应,亟需进一步加以修订,与时俱进,以完善我国的宪政制度。也就是说,实践在发展,实践无止境,宪法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本市部分政治学、宪法学专家学者就这个问题谈谈他们的看法和建议,供有关领导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7.
夏红 《河北法学》2006,24(4):72-75
由于宪政的深入发展、刑事诉讼中权力与权利关系冲突的日益加剧、人本主义的滥觞、法律形态的程序化等方面的原因,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世界范围内正逐渐形成紧密型关系模式的普遍化趋势.  相似文献   
58.
中国现时代处于一个“非常时期” ,即有别于日常政治的宪法政治时期。因此 ,政治国家的问题是我国宪法的理论基础 ,目前法学界倡言的法治主义属于一种市民社会的规则之治 ,但如何把法律人的法律上升为政治家的法律 ,或者说如何处理民法与政治法的关系 ,是当前我们国家宪法政治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而对此 ,欧洲大陆国家的公法理论和英美传统的阿克曼的宪法政治学说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59.
黄小育 《行政与法》2007,2(11):100-102
违宪审查制度是世界各国通行的法律制度,是依法治国,实行宪政的重要保障.我国虽然在法律上也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但受发展阶段的影响,还存在较多不足,无法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吸收和借鉴域外违宪审查制度的经验,完善我国相关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0.
由于英国宪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具有独特的不成文形式,因而判断它的起源不可能以某一完整成文法典的制定为标准,只能以宪法基本原则的确立为依据。本文认为.王权有限、法律至上原则可以确定为英国宪法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是在英国古代法治传统和封建法两大母体中孕育而成的。在相当时期内,该原则一直隐藏于封建法权关系的外壳中.13世纪初,基于英国王权与贵族阶层间的特殊力量对比结构与斗争性质以及反约翰人民大起义及其胜利所提供的历史契机.这一原则实现了从封建法形态向近代宪法形态的转交.其结果是《大宪章》的订立。在此后两个世纪内,《大宪章》对于英国议会的产生和议会制度的形成、人权保障及法治的早期发展仍然功不可殁.所以,《大宪章》作为英国宪法起源的标志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