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84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7篇
工人农民   38篇
世界政治   158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篇
法律   10320篇
中国共产党   853篇
中国政治   4254篇
政治理论   490篇
综合类   5982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331篇
  2022年   331篇
  2021年   396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577篇
  2014年   1457篇
  2013年   1453篇
  2012年   1387篇
  2011年   1629篇
  2010年   1595篇
  2009年   1707篇
  2008年   1718篇
  2007年   1383篇
  2006年   1286篇
  2005年   1116篇
  2004年   1058篇
  2003年   1196篇
  2002年   1081篇
  2001年   981篇
  2000年   909篇
  1999年   339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问:“一老一小”是社会普遍关心关爱的两个群体,也是最容易因食品安全受到侵害的群体。请问《解释》对“一老一小”的特殊保护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原因更容易受到不安全食品的侵害。让“一老一小”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大事,也是司法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司法实践中“一老一小”食品安全保护的薄弱环节,《解释》从多方面对保护“一老一小”的食品安全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2.
在解决共同犯罪定罪量刑的路径上,世界不同国家形成了单一制和区分制两种立法模式。单一正犯体系在不法构成要件层面不区分犯罪参与形态,将所有犯罪参与者都视为正犯,且认为不法程度等价值,这存在着不足。区分制通过在不法层面区分正犯和共犯,在实现量刑精细化的同时实现罪责刑相均衡,但其因正犯判断更加趋向实质化而饱受批评。相比较而言,我国参与体系不同于上述两者,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层区分制犯罪参与体系。在正犯与共犯的区分上,我国宜采取"规范性实行行为说",这有利于维护构成要件的定型性机能。  相似文献   
13.
以“AI换脸”为代表的“深度伪造型”新型犯罪具有极易发生电信诈骗、滋生网络谣言、证据不易保存等特点,冲击人伦道德、冲破法律底线、干扰正常监管,社会危害严重,法益侵害极大,给案件侦破带来诸多困扰。公安机关需结合个案特点,提高侦查工作的技术应用,加大打击力度,强化法律规制,完善对平台运营商的管理,实现对“深度伪造型”新型犯罪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犯罪并非"人工智能"本身的犯罪,而是指对人工智能设计、开发、制造、利用过程中"人"的犯罪。要正视人工智能社会化应用中的现实问题,立足刑法的保守性,严格遵守人工智能犯罪化的基本原则,完善人工智能犯罪的罪名体系,强化单位的刑事责任,完善刑事责任形式,重视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16.
以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为支撑,加快自主创新,建设智能化工厂,是国有油气生产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突出矛盾最直接、最有效的破解手段.文章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气厂为例,通过剖析其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智能化建设是推进气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确保智能化建设取得实绩实效,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三个导向;要秉持改革思维,打破思维定势,用新思维推进智能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一条短信钩走了一家人全部积蓄上当的不仅仅这一家人,短信诈骗像瘟疫肆虐警方与高智商犯罪展开较量,骗子落网,短信诈骗破灭  相似文献   
18.
关于犯罪客体的几个问题(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犯罪客体与行为对象加以区分,犯罪客体不是具体的人或物,并不违反哲学原理。说马克思1842年的著名论断是传统犯罪客体理论形成的理论根据,其证据尚不充分。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利益是一个关系范畴,用它作为犯罪客体的内容,难以避免法益概念的精神化。保护客体、犯罪客体与侵害客体各有其含义的规定性,使用时应注意场合。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介绍了网络危害行为的主要表现 ,根据现有网络犯罪法律规定分析了网络犯罪行为所具有的侵害客体复杂、犯罪主体多元、犯罪手段多样、危害严重的客观表现以及主要出于故意心理等构成特点 ,并指出网络犯罪是行为人违反刑法规定 ,运用网络技术知识、网络工具或网络环境 ,对网络安全运行进行攻击与破坏或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