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54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泽鉴教授把无权处分比喻为民法上的“精灵”,孙毅教授把多重买卖比喻为“潘多拉的魔盒”.“无权处分与一物数卖”专题探讨会上,学者们以《买卖合同解释》对无权处分和一物数卖的相关规定为基础,对“无权处分”和“一物数卖”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对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棘手问题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2.
Grammatical metaphor (ideational metaphor and interpersonal metaphor as sub-categories) “leads to an expansion of the meaning potential: by creating new patterns of structural realization, it opens up new systemic domains of meaning”. Ideational metaphor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n terms of identification, catego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terpersonal metaphor, though being readily applicable to interaction-oriented disciplines, has not been studied in depth and many issues remain to be tackled. One significant issue is how to identify interpersonal metaphor, metaphors of mood in particular. With instances from the CORP corpus built out of successful reply posts by doctors and nurses on the health forum of doctorslounge.com, we propose two principles (Context-first Principle and AS IF Principle) that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both metaphors of mood and metaphors of modality. Categories of interpersonal metaphor and the metaphoric syndrome can thus be described in a consistent way.  相似文献   
103.
Abstract

One major way of arguing for the moral attractiveness of luck egalitarianism is indirect; it consists in showing that the view follows from competing views on distributive justice which one actually endorses. Kasper Lippert-Rasmussen (KLR) claims that luck egalitarianism is indirectly supported in this way by Rawls’s intuitive argument for the difference principle. That argument begins by asserting that the impact of social and natural contingencies on distributive shares is unjust. After clarifying the notion of indirect support, I argue against KLR’s claim. Whether the argument goes on to support luck egalitarianism is a matter of interpretation which can only be decided by looking closer at what Rawls has to say about the difference principle than KLR’s own treatment of the argument allows. In its most plausible reading, the intuitive argument veers away from luck egalitarianism in favor of a non-egalitarian view of the difference principle as a principle of compensating advantage. On this view, inequality due to bad luck is not in any respect unjust when the least advantaged cannot be made better off under alternative arrangements. In conclusion I explain why there are good reasons of fairnes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principle in this way.  相似文献   
104.
重视和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他不仅反复强调必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而且特别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必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和要讲究批评的方法,为我们卓有成效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供了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05.
时效制度是民事法律的一项基本制度,我国法律关于时效制度的规定过于简单和抽象。本文通过对一件商品房买卖合同案件涉及的仲裁时效问题的分析,对仲裁时效制度的完善,包括时效的起算、时效中断的举证、时效的期间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6.
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是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被各国公认、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国际环境法一切效力范围、构成国际环境法基础的准则。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突出的特征应是各国公认和接受的法律原则,体现着国际环境法自身的特殊性。作为应然性的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有预防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共同但有区别原则、国家环境主权原则、国际合作原则。这些原则在实际法律生活中,可提供订立国际环境保护的具体规则时的交涉框架,成为司法机关解释具体规则时的指针,具有相当强的可操作性,对实现国际环境法目的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7.
情报信息对人类社会各项活动影响日益广泛、深刻,警务工作概莫能外。为适应信息化的时代潮流,我国公安机关充分发挥情报信息在警务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创新警务理念和工作发展模式,对于改进和完善警务工作机制,增强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提升综合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实现我国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8.
作为实行行政科层制职权分工的国家弥补分工不足的必要手段,行政协助应首先被定位为一项处理行政机关之间合作关系的原则,这早已被域外相关立法所肯定。对行政协助的程序进行研究不能简单借鉴域外立法经验,而是必须以相关理论研究和行政程序法治的整体建设为基础,正确借鉴域外相关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的行政体制和行政习惯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于我国的行政协助程序立法模式,最后再从细微处入手全面构建我国行政协助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109.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行以来,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法律规则已成为各成员 方政府制定国内贸易措施,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法律准则。即将成为成员方的我国政府对世界贸易 组织法律规则必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正视世界贸易组织法律规则对政府职能的重大影响,积极采取 应对策略,实现政府职能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10.
罗小霜 《证据科学》2020,(2):146-158
证明方法自由原则是指与反兴奋剂违规有关的事实可以通过包括自认在内的任何可靠手段所确认。证明方法自由原则是"法无禁止即自由原则"在CAS兴奋剂仲裁证明活动中的具体化,由于CAS兴奋剂仲裁庭没有类似国内法中的强制性证据规则以遵循,因此当事人可以在不违背CAS所在国瑞士强行法的前提下自由使用任何证明方法。证明方法自由原则保障了当事人使用合理证据方法维护自身权益,但由于其基础理论是"法无禁止即自由原则",因此规则对这一原则适用的束缚构成例外情况,而适用与例外构成了证明方法自由原则的面面观。而例外情况还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当前我国兴奋剂纠纷仲裁制度正处于建设阶段,对证明方法自由原则的研究将有助于我国相关规则的制定,为全球反兴奋剂活动提供有益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