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7篇
  免费   46篇
各国政治   54篇
工人农民   108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篇
法律   418篇
中国共产党   192篇
中国政治   392篇
政治理论   112篇
综合类   7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乡村振兴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完善农地"三权分置"制度为契机,以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以"活业、活人、活村"为路径。土地制度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制度,三权分置是搞活乡村经济的制度设计,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民获取城市权利的障碍,土地"二元制度"是导致乡村失去发展权的根源,农村"宅基地制度"是制约农民发展权的瓶颈。乡村振兴制度建设的基本路径是: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规划安排,为乡村振兴用地提供制度支撑,为乡村振兴资金提供政府投入保障,为乡村振兴社会稳定提供安全秩序。  相似文献   
52.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所构建的一般案件"一裁两审"、特殊案件"一裁终局"的裁审体制是对我国原有制度的重大修改,该法确立的分类处理机制以及对仲裁机构资源的整合必将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如何在受案范围以及程序衔接上理顺劳动监察与裁审体制的关系,也是在理论及制度上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我国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且呈现复杂化、群体化、涉外化等趋势.我国政府为了实现社会公正,走上了通过扩大劳动者个人的权利来解决劳动争议的路子,致使劳动者、企业单位、工会、行政权力以及法院在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的职能、地位发生扭曲.所以必须关注并完善劳资双方的信用关系、工会的职能与地位、行政权力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地位和权威、法院最后的司法救济,从深层次解决原来的处理体制"用其所短"的弊端,实现劳资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54.
宁夏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贯彻中央有关精神和落实国家基本政策的前提下,宁夏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要充分考虑宁夏各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符合宁夏各级财政、村集体、农民个人承担能力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55.
加强宁夏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6.
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困境、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能够得到比较可靠的社会基本保障,不仅是现实的农村经济和社会现状以及农村人口结构变化的需要,更是维护农村大局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农村传统的土地养老保障和家庭养老方式,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民需求,要积极探索和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7.
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看"农民工"权益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耀江 《河北法学》2007,25(5):154-15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而且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作为从农民中剥离出来的农民工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然而面对农民工的权利伤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成了一个障碍,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关对策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58.
What determines the success of a peaceful settlement attempt of a border dispute?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why decision makers choose to put an end to an ongoing conflict,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social trust levels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s in both states. International conflict settlement requires public support at the domestic level. If a state’s general population perceives the potential dangers of a settlement as too severe, the conclusion of a peace agreement will be difficult. We argue that high levels of social trust allow citizens (1) to favor more conciliatory foreign policies and (2) to be more optimistic about the future behavior of other states. In democratic settings, these public attitudes serve as powerful constraints for decision makers. As a result, high aggregate levels of social trust should be directly related to concession-granting behavior by democracies as well as effective dispute settlement among jointly democratic dyads. We test these expectations with a new aggregate-level measure of social trust and find mixed support for our hypotheses: While trust does not influence the behavior of challenger states, it does have strong effects on democratic target states and jointly democratic dyads.  相似文献   
59.
张军 《中国发展》2009,9(3):48-57
该文对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合作银行的改制进行了分析,指出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合作银行改制的改革,必须解决好合作银行性质与定位、省级联社的定位和功能、服务“三农”、县域范围市场竞争过度、以及人员素质难以适应金融发展需要和债务负担过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0.
宋建斌 《中国发展》2009,9(6):49-53
中国非正规就业面临缺乏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撑、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和劳动制度不规范、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成为非正规部门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等问题。要从制定系统和长远的非正规就业规划和完善非正规就业方面的立法人手,打破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服务和增强劳动力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等,积极发展非正规就业,缓解中国城乡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