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8 毫秒
1.
人民警察职业具有高风险性、艰苦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生命健康权极易受到侵害,然而目前对伤亡人民警察的权益保障机制还不完善,还存在真空地带,主要表现为抚恤金形式进行保障。伤亡人民警察权益"1+2"保障机制就是对伤亡人民警察通过抚恤金、工伤保险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形式进行保障,真正解决伤亡人民警察及其家庭所面临的困境,真正体现从优待警的队伍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学位[2011]11号)的法学门类下,增列公安学(0306)一级学科。至此,公安学的学科地位终于得到承认,结束了公安学及其各分支学科长期依附于其他学科的历史,开创了公安研究和公安高层次学历教育的新局面。公安学作为一级学科,相关的知识理论体系有待完善,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尽快开展公安学学科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安学二级学科体系。一、公安学二级学科体系构建应明确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探析警察执法中的最小动用武力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可以使用武器、警械等暴力性武力。但是,法律没有对相关武力进行分级,也没有出台武力实施条件的细则,更没有明确最小动用武力原则。这方面立法的缺失,使得我国警察在动用武力时要么畏首畏尾,要么滥用武力。明确最小动用武力原则在我国警界的适用,符合国情,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4.
2013年1月1日,新刑事诉讼法开始实施。公安机关作为实施新刑诉法的重要主体,所处的内部和外部警务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复杂的警务环境下,公安机关实施新刑诉法,在人权保障、证据意识、证人权益和律师辩护权等方面,面临极大的挑战,必须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5.
警察是国家的公务人员,是国家公权力的行使者,肩负着打击犯罪、保护公民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利益主体格局发生重大转变,社会矛盾较为集中,当人们的诉求得不到解决的时候,都将矛头指向了"冲锋陷阵"的警察,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恶性袭警事件令人震惊,警察权益受损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更为突出。警察权益的保障需要内部机制与外部土壤共同作用得以实现,公安执法环境是警察工作的土壤,是警察权益保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事实的错误是日本刑法理论中关于“错误论”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虽然中日两国的法律制度相差较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日本刑法解释者是怎样平衡司法与立法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事实错误的三种学说,即具体的符合说、法定符合说和抽象符合说,并对日本的事实错误理论进行了简单的评析。  相似文献   
7.
2015年2月,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指出“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为此,加强辅警制度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厘清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辅警主体定位、行为性质及职责范围等问题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10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人群的违法犯罪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情感的缺失、家庭教育的不足以及学习问题等因素是导致其中一部分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目前,只有家庭、学校、政府以及社会等多方面齐抓共管,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群体性事件是困扰世界各国的社会难题。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也呈增长之势。从社会心理和政治心理层面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可以为找到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方法,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理疏导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比例原则肇端于警察法学领域,但是却在行政法学领域开花结果,被誉为行政法中的"帝王条款",其包括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及法益均衡原则三大子原则。我国自古就有"比例"思想,在我国的警察法规中引入比例原则与现有的法律体系并不冲突,且比例原则所蕴含的先进思想对我国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具有很好的规范和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