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0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现行《行政诉讼法》及《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制度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起诉期限的设定不科学、不合理;起算点标准不统一,杂乱无章;起诉期限的规定没有考虑到诉讼类型不同,其对起诉期限的要求也不同;没有处理好行政复议期限与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合理衔接;起诉期限的延缓制度不完善,且无起诉期限中断制度;立法逻辑不严密,漏洞多等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也与行政相对人及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息息相关,亟需行政诉讼理论予以回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同性恋者的宪法必要性;其次分析了我国同性恋者基本权利保护的缺失;最后从宪政的视角对我国同性恋者基本权利的保护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宪法文本各组成部分的效力与宪法的效力是两个互不相同的概念,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将宪法的效力与宪法文本各构成部分的效力混为一谈,影响了宪法效力的正常发挥.因此正确认识和理解宪法文本各部分内容的法律效力就显得迫在眉睫,大有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杨彬权 《法治研究》2016,(2):110-119
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国家接管制度问题重重、弊端丛生,不利于公众合法权益的保护,必须要予以重构.国家接管制度的重构要以国家接管责任为理论基础,主要从国家接管的条件、阶段、时限和程序等方面进行,并要对特殊情况下的接管情形予以充分的考虑,从而使得构建出的国家接管法律制度既能促进基础设施民营化的顺利发展,又能充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行政改革浪潮背后代表着国家理论的巨大变迁,也即现代国家已经从“给付国家”转变为“担保国家”。担保国家理论使得国家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担保者,国家责任从执行责任转变为担保责任。国家理论的这种转变引起了传统行政与行政法的重大变革,产生了新的行政类型和新的行政法,即担保行政和担保行政法。随着我国公私合作领域的大力扩展以及行政任务私有化的快速推进,担保行政和担保行政法必将成为我国行政法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及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赵联果  杨彬权 《学理论》2013,(23):141-142
公共安全事件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综合治理和长效管理的重点。私媒体在公共安全事故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成为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现者、传递着、引导者和监督者。规范私媒体在公共安全事件中的行为,刑法责任成为强有力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作为行政法中心问题的行政法基本原则,长期以来一直是行政法学界争论不止的理论问题。本文对我国行政法基本原则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批判,并对其重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