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篇
法律   17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国际商事仲裁的实践表明,其作为一种争议解决方式在金融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适用。除对其在金融领域适用时的一些传统理论障碍予以了有效的克服以外,国际商事仲裁作为一种争议解决方式的优越性也正得到进一步的体现。虽仍存有一些不足,但在国际和国内机构的推动下,国际商事仲裁方式在国际金融争议及我国涉外金融争议中,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The American Law Institute proposes that in contested physical custody cases the court should allocate to each parent a proportion of the child's time that approximates the proportion of time each has spent performing caretaking functions in the past. Examined through the lens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the approximation rule is unlikely to improve on the best interests standard. It is difficult to apply; is perceived as gender‐biased; creates a new focus for disputing parents; renders a poor estimate of parents’ contributions to their child's best interests; overlooks parents’ intangible, yet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ir child's well‐being; and miscalculates the essence of how a child experiences the family. A preferable alternative is a better defined, contemporary best interests standard that accommodates new knowledge and reforms that encourage nonadversarial, individualized resolutions of custody disputes.  相似文献   
3.
中美经贸摩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林 《外交评论》2006,(2):88-92
中美经贸关系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经贸摩擦不断。究竟如何看待中美经贸摩擦无疑是个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作者围绕着中美经贸摩擦与日美经贸摩擦是否相同、近几年中美经贸摩擦的主要原因以及中美经贸摩擦是否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等问题阐述了个人观点。作者认为,中美经贸摩擦与日美经贸摩擦比较既有相同之处,也有重要区别;近些年的中美经贸摩擦主要是经济原因而非政治原因引起的;中美经贸摩擦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  相似文献   
4.
在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交错发生、民事争议与具体行政行为关联的情况下,争议的当事人可以有不同的诉讼选择,但诉讼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确定民事权利。建立民事诉讼附带行政诉讼制度有其充分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民事诉讼附带行政诉讼可以扩大审判权对行政权的制约监督范围,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维护司法统一,充分保障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在调解劳动争议案件过程中,掌握谈话技巧是十分重要的。应当根据争议双方在调解过程中的种种心态,把握好个别谈话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从而达到调解劳动争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劳动争议处理与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新近发展和存在的主要时弊,并从争议类型、职工个人冤苦、民间调解、工会及雇主组织代表性、集体协商、三方机制、争议处理程序七个方面,以新的视角探讨和提出了有关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对策及思路。  相似文献   
7.
论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法律解决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决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在西方联邦制和单一制国家有不同的模式 ,但基本上是由司法机关或专门的机关处理 ,而我国解决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的机制尚未建立健全。随着地方制度的深入改革和权力下放的进程 ,要在坚持国家统一前提下 ,进一步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权限 ,完善解决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的法律 ,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的处理机构  相似文献   
8.
陈旭 《行政与法》2012,(8):100-104
耕地集约化租赁虽对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损害农村土地权益的负面现象,并逐渐演化为诉讼纠纷。其所凸显出的发展与有序的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司法实践积极回应,并进行利益平衡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所构建的一般案件"一裁两审"、特殊案件"一裁终局"的裁审体制是对我国原有制度的重大修改,该法确立的分类处理机制以及对仲裁机构资源的整合必将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如何在受案范围以及程序衔接上理顺劳动监察与裁审体制的关系,也是在理论及制度上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且呈现复杂化、群体化、涉外化等趋势.我国政府为了实现社会公正,走上了通过扩大劳动者个人的权利来解决劳动争议的路子,致使劳动者、企业单位、工会、行政权力以及法院在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的职能、地位发生扭曲.所以必须关注并完善劳资双方的信用关系、工会的职能与地位、行政权力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地位和权威、法院最后的司法救济,从深层次解决原来的处理体制"用其所短"的弊端,实现劳资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