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衍增 《世纪桥》2009,(4):24-25
王鹤寿(1909—1999),河北省唐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工业部部长、国家建委主任、冶金工业部部长、中共鞍山市委第一书记兼鞍钢党委书记等职,是新中国冶金工业的重要奠基人。1979年后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常务书记、第二书记。他的一生,有着许多令人称道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方喜保 《湘潮》2006,(4):56-56
1959年5月25日至6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罗瑞卿受党中央、国务院的委派,率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冶金工业部基建司司长李非云、公安部办公室主任刘复之,在省市有关领导陪同下,到邵阳地区视察钢铁生产情况。他先后视察了涟源钢铁厂等12个铁厂,斗笠山、金竹山等5个煤矿。肩负重托的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储量国,也是世界上最大钢铁生产国之一。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铁矿石储量非常丰富,可以保证远东地区的钢铁企业连续生产一百多年。然而,远东地区钢铁工业的产能仅能满足本地区的需求,不符合俄罗斯钢铁工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远东地区钢铁工业须通过组建地区冶金产业集群的途径逐渐实施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严伟明 《今日上海》2008,(11):19-21
对中国冶金工业来说,最辉煌的成就之一就是宝钢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钢铁巨子。 30年前的今天,宝钢在上海东北翼长江之畔破土动工。历经一、二、三期工程建设,宝钢已形成年产钢近3000万吨的产能规模,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不仅成为全国竞争陛行业和制造业首批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5.
王鹤寿(1909—1999),河北省唐县人,1925年入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工业部部长、国家建委主任、冶金工业部部长、中共鞍山市委第一书记兼鞍钢党委书记等职,是新中国冶金工业的重要奠基人。1979年后任中纪委副书记、常务书记、第二书记,是新时期纪检工作的重要创始人。他光辉的一生,有着许多令人称道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前进》2009,(1):I0002-I0002
冶金工业是我省最重要的传统优势支柱产业之一,经济规模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目前全省冶金工业包括钢铁、有色金属、黄金、矿山采选、科研院所、建筑设计、耐火材料、铁合金及炭素制品等企事业单位达1100多家,从业人员28万人。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冶金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突出成就。企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形成了国有、民营、合资、股份合作、  相似文献   
7.
在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就宝钢建设问题质询冶金工业部,被称为"共和国质询第一案"。时隔三十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常委会工作报告中重申"询问和质询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并表示今年将选择代表普遍关心的问题对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对质询权如此庄重宣示,对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来说,尚属"史无前例",必将推动质询权走向民主政治生活的常态,对地方人大行权履职也将产生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8.
天津钢管集团有限公司俗称“大无缝”.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石油套管生产基地,也是天津十二大产品基地之一,在全国冶金工业和天津经济发展中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企业投产以来,我们始终把自己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和细胞。瞄准建设世界级钢管基地的目标,营造企业内外的和谐氛围,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企业与社会的和谐,走出了一条具有“大无缝”特色的构建和谐企业之路。  相似文献   
9.
《新湘评论》2007,(7):F0002-F0002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组建干1953年,现为湖南省直正厅级事业单位,辖有11地质勘查单位,主要担负有色、黑色和贵金属的找矿任务,先后隶属于国家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  相似文献   
10.
宋铁春 《小康》2005,(7):69-71
稍了解中国冶金工业历史的人,都会明白宋必达三个字的分量。我的父亲宋必达首倡“两参一改三结合”,创立举世闻名的《鞍钢宪法》,参加我国酒钢,包钢等特大企业的筹建,解决南京江桥裂纹,马钢轮箍白点等课题,是冶金工业著名专家。当代的青年关于《鞍钢宪法》的了解大都来自网上崔之元先生那篇《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和高华先生《鞍钢宪法的历史真实与“政治正确性”》的文章,而我清楚地记得幼年时父亲工厂大墙上写有“《鞍钢宪法》万岁”,“两参一改三结合”标语的字迹。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段历史呢?生于穷苦我的父亲宋必达生于1925年1月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