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2篇
  免费   60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38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5篇
法律   896篇
中国共产党   55篇
中国政治   389篇
政治理论   138篇
综合类   9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霍丹 《行政与法》2020,(5):10-17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在政府采购各环节中存在的风险点及高校政府采购的目标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健全采购监管机制、加强采购队伍建设、强化采购责任追究五个方面的风险管控措施,以期为我国高校政府采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疫情防控过程中大量进行的政府征用面临着疫情过后补偿机制的落实任务。厘定征用补偿机制的适用范围成为首要课题。就规范框架所展开的征用补偿机制而言,需要排除"名为征用、实为征收"和"由征用转化而成的征收",并特殊处理国有资产的征用问题。在可能扩充的范围上,可以考虑"名为限制性措施、实为征用"和人力、服务等非有形物的征用。同时,征用导致特定主体的额外"特别牺牲",以及在平台经济模式下电商平台是否可能构成新的征用样态,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张新宝 《法学论坛》2006,21(2):117-121
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以后,汽车成为大众的普通代步工具,交通事故逐渐成为最常见的一种人身伤害事故。各国立法者开始高度注意道路交通事故的民事赔偿问题,逐步建立起过错推定、无过错责任或严格责任的归责原则。《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确立了一个归责原则体系,对于不同情况下的责任承担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这样的规定最有利于保护受害人,同时也不至于让加害人承担过重的赔偿责任;同时,设立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公安机关应当遵从市场经济规律 ,强化经济成本意识 ,充分认识道路交通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走出认识上的两个误区 ,确立服务经济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 ,创造经济价值的观念 ;努力探求既能完成繁重的交通管理任务 ,又能把有限的交通管理“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使用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环境 ,实现道路安全畅通 ,能耗少、公害低、群众满意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目前存在的误区出发,从交通问题产生的本质出发,指出交通拥堵问题只是表象。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出要解决以交通拥堵为主的城市交通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就要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就要发展以快速公交为主骨架的公交体系。最后借鉴库里蒂巴市发展经验,得出要成功实施快速公交模式,必须建立一套快速、有效的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7.
市场主体的自由不是绝对的,必须接受法制的约束和伦理的引导,本文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原则谈起,分析了法制和伦理对市场行为的调整作用,并试图通过比较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吴涌汶 《理论学刊》2006,4(4):48-51
作为特殊意识形态的自然科学技术,无论从社会演进的宏观动力机制看,还是从其微观动力机制看,都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社会意识形态虽然在宏观动力机制上处于从属的地位,但从微观动力机制上考察,对历史进程发展的迟速则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交通肇事罪中四种"逃逸"行为之认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喻贵英 《法律科学》2005,23(1):66-70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中的多发现象 ,为刑事司法与理论关注的焦点。但是在不同情况下 ,“逃逸”的刑法意义并不相同 ,刑法第 1 3 3条和 2 0 0 0年 1 1月 1 0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 ,总共包括了四种情形的“逃逸” ,分清这几种情况下的“逃逸” ,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依法公正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文书制作的法定性、不可行政诉讼性、制作者不具有直接公诉性及并非不可否定性。只有正确解读交通事故认定书、充分认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特性,才能切实维护道路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合的法权益不受侵害、切实维护国家法律之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