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81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各国政治   376篇
工人农民   213篇
世界政治   7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91篇
法律   2500篇
中国共产党   10405篇
中国政治   13688篇
政治理论   2835篇
综合类   3949篇
  2024年   200篇
  2023年   1369篇
  2022年   642篇
  2021年   783篇
  2020年   841篇
  2019年   295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528篇
  2015年   1049篇
  2014年   2786篇
  2013年   2506篇
  2012年   2902篇
  2011年   2700篇
  2010年   2488篇
  2009年   2704篇
  2008年   2827篇
  2007年   2065篇
  2006年   2296篇
  2005年   1324篇
  2004年   912篇
  2003年   918篇
  2002年   1168篇
  2001年   989篇
  2000年   833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将正式开幕。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组委办公所在地的首钢园将打造成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的新地标。下面,随着本刊编辑的足迹一睹这座由百年钢厂改建的现代化园区之貌。冬奥组委办公所在地一首钢园在北京市长安街西延线,通往首钢园北区人口之处,便可看到一座力与美结合的钢铁艺术品--新首钢大桥。  相似文献   
2.
3.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产业发展的新型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发展的集聚化和产业竞争力的高端化。从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现实状态来看,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工业化的逻辑。坚持工业化逻辑就是要防止过度去工业化,从新兴产业的新动能培育与传统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两条路径入手,以新型工业化、再工业化、继续工业化及工业现代化为基本逻辑,在坚持把实体经济做优做强的基础上,通过创新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核心动力,进而构建我国新时代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工业化逻辑的实现需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渗透作用,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动能;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积极培育未来新产业的发展;完善支持体系,创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5.
熊秋良 《求索》2022,(1):22-29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生动实践在于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这条道路的解析可从三个维度展开:从探索的进程看,体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容量扩充看,呈现了从局部到全域;从区域发展和总体布局看,彰显了发展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向世界展示了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新方案和新实践,凸显了与西方不同的指导思想、价值立场和路径方法。  相似文献   
6.
2019年是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40周年,也是美伊对抗的40年。美伊关系的症结在于各自国内均存在强大的反对对方的政治势力,特别是美国社会对人质危机的记忆以及反对伊朗的政治游说严重限制了美伊关系的发展。美国视野下的"伊朗问题"始于"伊朗伊斯兰政权问题",延伸出"伊朗核问题",又因"伊朗扩张问题"而更加复杂。其中,"伊朗核问题"是近期美伊敌对关系的集中体现。由于上述三大问题相互叠加、相互联动,"伊朗核问题"将会更加复杂难解。  相似文献   
7.
8.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负担日益繁重已成为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推进社区减负既是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社区负担重一方面是由于基层治理条块关系中各主体的职责不清,另一方面源于民众日益增长的利益诉求与社区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因此,为确保社区减负切实落地,需要从"加强社区党建""优化管理体系""配好工作人员"等三个维度切入,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减负路径。  相似文献   
9.
10.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广西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也是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生态多样而脆弱,乡村治理面临着组织、发展、文化和激励等方面的困境。进一步加强边境民族地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新机制,强化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发挥乡村文化的治理功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沿边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是边境民族地区乡村实现治理有效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