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肖扬院长的委托,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修正案(草案)》作如下说明:现行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三条规定,“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杀人、强奸、抢劫、爆炸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判处死刑的案件的核准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得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行使。”这是  相似文献   

2.
论死刑复核的履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凡判处死刑的案件,一律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但是,后来的补充立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决定,已将绝大部分死刑案件的复核权下放给省、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行使.这是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文章回顾了唐朝的“五复奏” 和重温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慎杀”的论述,分析了死刑复核权下放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三个方案:一是把死刑复核权重新收回最高人民法院集中统一行使;二是将死刑复核权收回最高人民法院,可由最高人民法院派出巡回复核庭专门履行死刑复核程序;三是如果修改立法时,觉得以上两个方案暂时还难以办到,继续允许各省、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代行死刑复核权,但必须规定复核程序,加强必要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3.
为了及时打击现行的杀人、抢劫、强奸、爆炸、放火等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现对死刑案件核准问题,作如下决定:一、在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三年内,对犯有杀人、抢劫、强奸、爆炸、放火、投毒、决水和破坏交通、电力等设备的罪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死刑的,或者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死刑,被告人不上诉,经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以及高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死刑,被告人不上诉的,都不必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相似文献   

4.
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明确将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此前,我国刑诉法专门规定了死刑复核程序,要求所有死刑立即执行案件都要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项法律规定没有落实到位。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司法制度。就一般案件而言,目前我国在刑事诉讼中实行的是二审终审制原则。但凡判处死刑的案件,在经过普通的一审或者二审程序后,尚不能发生法律效力,还必须经过一个特别的复查核准程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错杀,坚持慎杀。同时,它也能对…  相似文献   

5.
政策速递     
最高人民法院改革死刑复核案裁判方式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死刑复核案件裁判方式作出重大改革。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表示,这一司法解释改变了以往对于死刑复核案件可以作出核准、改判或者发回重审裁判的传统做法,规定对于各地报请复核的死刑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原则上只能作出核准死刑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只有在少数特定情况下,可以依法改判。  相似文献   

6.
<正>相比起说服一个国家的政府和人们接受废除死刑的观念而言,说服大家接受对死刑案件要不惜代价来确保不杀错人,就要容易得多。在限制和减少死刑方面,近期有两个积极的信息:一是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增设三个刑事审判庭,以应对死刑复核权的收回;二是最高人民法院决定逐步实现死刑案件的二审开庭审理。前者虽然正、副庭长已经到位,但究竟何时将死刑复核权从各省高级人民法院收回,现在看来,恐怕还不是最高人民法院一家说了算,还需要中央来做各省的工作,统一全党的认识。相比之  相似文献   

7.
《人民政坛》2012,(5):5-5
据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最高人民法院受理被告人吴英集资诈骗死刑复核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查了全部卷宗材料,提讯了被告人,现已复核完毕。20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核准吴英死刑,将案件发回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相似文献   

8.
新闻集粹     
1. 沙特麦加朝圣244人被踩死 另有244人受伤2月2日(当地时间1日),沙特麦加朝圣出现拥挤混乱场面,约244人被踩死,另有244人受伤。中国朝觐人员有五人死亡。去年,在同样的投掷石块仪式中,14人被践踏而死。两年前,35人在同样地点死于同样事件。2. 王怀忠、杨新海被执行死刑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3年年12月29日作出判决,认定王怀忠犯受贿罪等罪行,判处死刑。王提出上诉,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于2004年2月12日在济南被执行死刑。2月1日,河南省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杨新海抢劫、故意杀人、…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鼓励废除死刑,但不强制废除死刑,适用死刑必须严格遵循程序法和实体法。我国死刑案件的审理,需要通过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健全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完善直接言词原则及传闻规则、提高判处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补强证据规则,来提高死刑案件的质量,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10.
山中茅庐 《创造》2007,(6):17-17
7月1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被执行死刑,成为近年来我国第四名被判处死刑的副部级以上官员.郑筱萸一审被判处死刑的消息公布后,公众普遍认为,法院依法作出这一判决显示了我国惩治腐败的决心,郑筱萸是罪当其罚.  相似文献   

11.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人民法院组织法作出修改,第十三条修改为“: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景宇在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中说: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为了加强对死刑判决的审查复核工作,严格按照判决死刑的标准,确保死刑案件定罪量刑准确,应当依法将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已于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2.
死刑复核是在刑事诉讼中对死刑适用的一种有效限制和质量保障。死刑复核权的下放不符合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集中统一行使,目前最可行的方式就是派出法庭巡回复核,逐步实现死刑复核由内部审核程序向诉讼程序、由书面审理向开庭审理、由单方控制向多方参与的转变。死刑复核作为重要的刑事诉讼活动,不应游离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之外。死刑复核案件的法律监督应根据情况区别进行:最高人民法院采用非开庭的方式进行复核的案件,可由第一审提起公诉的检察机关行使部分法律监督权,发现问题后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意见;对于最高人民法院开庭复核的案件,应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行使法律监督权。  相似文献   

13.
政经人物     
《观察与思考》2007,(14):5-5
<正>郑筱萸:被执行死刑7月10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在北京被执行死刑。5月16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郑筱萸涉嫌犯受贿罪、玩忽职守罪一案,并于5月29日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郑筱萸犯受贿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相似文献   

14.
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了对广东湛江特大走私、受贿案6名死刑主犯的死刑,至此,这起建国以来走私数额最大,涉及党政机关,执法监管部门领导干部和业务人员人数最多的严重经济犯罪案件的查处暂时告一段落。在这起“中国第一走私案”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原湛江市有二百多名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地参与卷入:有的轻而易举就被“拉下水”,有意无意地为走私分子开绿灯;有的充当了走私分子的后台老板,如原湛江市委书记陈同庆,是号称“走私汽车大王”的犯罪分子大头目陈励生的父亲;有的直接出面为走  相似文献   

15.
《上海人大月刊》2003,(10):32-32
近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3起故意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进行了二审宣判,依法作出维持一审法院判处故意杀人犯施某、故意杀人、抢劫、盗窃犯戚某、抢劫犯罗某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终审裁判,并依法核准了死刑判决。8月13日,上海市第一、二中级人民法院遵照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将上述罪犯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相似文献   

16.
刘日 《人权》2004,(4):30-31
在遏制犯罪率上升,在依法“严打”过程中,有些地方“重刑主义”有所抬头,存在判处死刑过多、轻率和量刑趋重的现象。甚至有的人出于种种原因,对某些有立功表现可以判处死缓的罪犯也要求处以死刑立即执行。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作者个人认为,“保留死刑、少杀慎杀”的政策至今仍符合我国的实际,符合世界刑罚的发展潮流。在死刑的适用中,我们仍要坚持“少杀慎杀”原则。  相似文献   

17.
《山东人大工作》2007,(7):62-62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自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审判中“少杀、慎杀,确保死刑只适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的刑事政策1月1日执行以来,北京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8.
阿计 《公民导刊》2008,(4):26-28
“通过正义的途径运输正义”是现代刑事诉讼的终极价值,而“保障一人权”、“司法公正”则是现代刑事诉讼法制的两大基点。尤其是对于死刑——这一“以国家名义合法杀人”的最高刑罚,究竟应该设计怎样的程序正义。以避免错杀、冤杀等悲剧,这既是近年来司法。改革的一大主攻点。亦是屡屡引发坊间争议的一大敏感源。目前,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已提上议事日程,死刑案件诉讼程序、死刑制度改革等等,亦随之成为法学界、司法界日益升温的重大议题.  相似文献   

19.
今年9月14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的成克杰执行死刑。就此,成克杰创下了两项全国纪录。一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级干部中数额最大的受贿案件;一项是新中国建国以来职务最高的领导干部因受贿犯罪被处以极刑,也为我们的反腐败史册上写下重要的一笔。  相似文献   

20.
杨李一 《思想工作》2004,(10):32-33
最高人民法院于近日裁定核准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判处乔本平死刑。乔本平一案是吉林省建国以来最大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涉案金额达到1455.2万元,涉及海外,空间跨度大,涉案数额大。这也是吉林省首次对贪官适用注射死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