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敏 《北方法学》2017,11(2):120-126
在实行法官员额制改革过程中,必须一并考虑法院审判人员的分类管理和优化配置问题。在民事诉讼中,为保障公民的裁判请求权,对于民事纠纷案件的审理,必须配置入额法官;对于非讼案件的审理、诉前或审前的法院调解以及立案登记等程序事项的处理应交由司法实务官进行,从而让法官专注于民事纠纷案件的审判,以更好地落实公民的裁判请求权保障之宪法理念。司法事务官不同于助理审判员,其不能审理所有的民事案件;司法事务官也不同于法官助理,司法事务官不是法官的助手,其可以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司法事务官不是宪法意义上的处理民事纠纷的法官,司法事务官不必进入法官员额。  相似文献   

2.
周曙 《江淮法治》2008,(6):19-19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贵州、四川、重庆等西部12个省区市800余家基层法院试行法官助理制度,在审判法官与书记员之间设立“法官助理”职务,试行“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审判组织模式,以此减轻西部基层法院法官短缺问题,分担法官工作压力,提高司法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3.
瓮怡洁 《政法论坛》2020,(2):108-121
员额制、立案登记制以及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等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进使入额法官面临空前的办案压力。合理的法官助理制度使数量有限的法官处理大量案件成为可能,同时为法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渠道。界定法官助理的职权范围,应当以能否保障裁判的正当性为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对非讼案件、简易程序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职权以及处理审前事务的职权可以划归法官助理行使。我国现行法官助理制度片面重视法官助理提高诉讼效率的功能,忽视了培养和储备法律人才的功能,导致法官助理岗位丧失吸引力。同时,现行制度未赋予法官助理审理非讼案件、简易程序案件,以及主持审前程序的权力,不利于降低法官的办案压力。为综合解决上述问题,应当将法官助理岗位分为初级法官助理和高级法官助理,并设定不同的任职条件和职权范围。  相似文献   

4.
本轮司法改革推行法官助理制度至今已近四年,但在实践操作中,法官助理制度运行遭遇阻滞,法官助理与法官、书记员职责不清,法官助理并未能如制度预期所愿有效减轻法官负担。同时,法官助理未来职业规划不明朗亦成为一大难题。借鉴域外经验,英美法系中审判辅助人员的职能定位多为限权法官,大陆法系中司法事务官独立于法官专司非诉事务之责。我国编制内法官助理承载二元功能:一为审判辅助功能,二为法官养成功能。虽不能简单移植国外经验,但可以法官助理二元功能为基础明确法官助理的职能定位,对法官助理采取分阶分级培养模式,前期主要由初中级法官助理承载审判辅助功能,后期由高级法官助理承载限权法官功能。  相似文献   

5.
一、技术鉴定在知识产权审判中的重要性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逐年增多,这些案件中涉及的技术领域越来越广泛,专业问题又多,因而审理难度越来越大。专业性、技术性比较强是知识产权案件的特点。而面对知识产权纠纷,负责审判知识产权案件的法官只懂法律不熟悉技术是一个客观现实。法官听不懂案情,搞不懂技术细节的情况越来越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当前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做好知识产权审判中的技术鉴定工作。由于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特殊性,决定了对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技术鉴定不同于其他民事案件、刑事案件、产品质量纠纷…  相似文献   

6.
图片新闻     
《特区法坛》2007,(2):F0002-F0002
2006年11月28日至12月8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代表团应邀对英国伦敦皇家刑事法院、上诉法院、德国吉森地方法院及海牙国际法院的案件管理、审判管理及法官管理进行了考察。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代表团由张光琼副院长任团长,成员有: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张庆俐,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曲鹏远,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助理巡视员肖廷金,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监督庭庭长卢芒,院审判委员会委员、行政审判庭庭长赵立,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督查办主任柏伟,民事审判一庭庭长张家慧。立案庭审判员李梅华任随团翻译。代表团所到之处,均受到了有关方面的热情接待。  相似文献   

7.
试论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吴培洪在人民法院内实行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可以增强审判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使审与判、权与责更好地统一起来.有效提高审判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审理案件的质量和效率.所谓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是指独任庭审判人员和合议庭审判人员对具体案件...  相似文献   

8.
2007年1月19日,“新型审判机制即法官助理制度研讨会”在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召开。在距离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第一个《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第一次明确推行法官助理制度后近8年的时间里,作为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建立法官助理制度的试点单位,房山法院于2000年率先在全国建立了法官助理制度,推出“321审判机制”,而在中国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期间,房山法院又进一步结合自身特点,将法官助理制度与合议庭固定模式改革相结合,进一步建立了“大合议庭审判机制及相应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法官,按照《法官法》的规定,是指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换言之.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在履行国家赋予的审判职责时就为法官。法官是审判组织的基本要素.审判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法官的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来体现.可以这么说.法院的判决形式上以审判组织名义作出,内容却是法官理性思惟和逻辑推理的结果。由此可见。法官肩负着生死予杀、判明是非的重大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詹建红 《法商研究》2006,23(1):63-69
我国法官数量的庞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应该在科学确定法官编制的基础上,对现有审判人员进行分流重组,真正做到法官精英化。某一法院法官编制的确定应主要取决于该院的受理案件数和法官办案数这两个因素,扩大第二个因素应对情势变化的包容度显得至关重要。法官助理制度的出现呼应了法官职业化改革的需要,但仅有法官助理这个单一的辅助性岗位并不能解决法院人员分流中的所有问题,将现有审判人员简单地二分为法官和法官助理的做法也不能兼顾基层法院法官在层次上的差异性,理应类别分明地设立司法辅助人员,使法院审判过程中的各种辅助性事务得以科学有效地分流。  相似文献   

11.
编者接:本文是一本书的精彩节选。作为第一位为美国联邦法官做助理的中国人,本书作者乔钢良先生以亲身经历亲切地叙述了法官助理工作,深入分析了联邦法官曾审理过的一些极富争议的案件,使他担任法官助理的经历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对案件的叙述引人入胜且富有启迪。每一个案件都生动地展现了美国司法和法律教育制度的独特之处。为此,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教授默顿·米勒教授为乔钢良的书作序,并给予极高评价。他说:“西方社会以法治国来解决争议和防止争端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历程。我希望类似钢良这本书的读物能加…  相似文献   

12.
主审法官责任制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主审法官责任制的基本框架 主审法官责任制,是指由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指定的思想、业务素质高的审判员、代理审判员为主审法官,或由主审法官与审判员、代理审判员、人民陪审员组成的合议庭对承办的案件全面负责审理,并直接享有对除涉外案件、重大复杂疑难案件、需适用类推定罪案件外的大多数案件的裁判权或处置权的一种工作制度。其基本内涵是;1.在独任审判的案件中,由独任主审法官直接决定一般案件的审判结果;2.在组成合议庭审理的案件中,根据合议庭多数意见对一般案件直接予以裁判或处置,无需经庭、院长、审判委员会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在编制限制审判力量背景下,如何化解人案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成为当务之急。刚性人力资源管理忽视审判团队成员协同性对于提高组织二元绩效的意义,为此建议,引入协作型高绩效管理系统(HPWS),制定法官助理兜底的职责分工规则,审判团队以双向选择为主,搭建知识共享型的审判团队,构建双元绩效管理体系,以期驱动审判团队成员间关系的协调性,激发新型审判团队的内生动力,化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有限司法资源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面对未成年刑事罪犯,法官往往在"怒其不争"的同时"哀其不幸"。看着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少年犯案件的审判法官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爱心。这是我审理的一个极其普通而又有代表性的故意伤害案件。说它普通,是案情简单,毫不复杂;说它有代表性,是在这类案件中,法官所投入的爱心是贯穿在这类案件的始终。  相似文献   

15.
抗诉判断与法官自由心证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法官审判案件自由心证的特性,揭示检察机关抗诉判断应考虑法官审判案件时心证形成的影响因素,即控辩双方提供的证据、法官的认证方式和证明标准等三方面,才能更准确把握是否对某一案件提起抗诉。  相似文献   

16.
严剑飞 《河北法学》2001,19(1):67-70
如何提高法官的审判业务素质?提高法官的学理分析能力,是提高法官素质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人民法院提高案件质量的关键。就法官案件学理分析能力的涵义、价值及提高的途径等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7.
有关"调审分离"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彦  杨兵 《法律适用》2011,(4):74-78
一、一种"调审分离"尝试--法官助理庭前调解的实证调查 自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在法院的调解制度中,并没有设立专门的调解机构或调解人,在一个案件中,法官既是调解者同时也是审判者.学者将这种程序结构称之为"调解型"审判方式.~[1]在这种模式之下,负责审理案件的法官进行调解,既是一种职责,又是一种任务.  相似文献   

18.
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国家审判职能来惩罚犯罪、制裁违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这些职能主要通过公正裁判每一个案件来体现,而案件处理是否公正,则又由法官素质所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一支廉洁、高素质法官队伍,就难以确保司法公正,就难以树立法治权威,也就难以完成新世纪人民法院在依法治国中所担负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葛文 《法学》2009,(10)
案件管理本质目的在于为审判核心领域工作的运行提供支撑,改善法官的工作条件,保障诉讼法赋予法官审判权的运作。通过案件管理:一方面使法官只须专注审判核心领域工作,而不用再分心处理审判外部领域工作,从而减少法官所负担案件的实际工作量,减缓法官办案承受的压力,使法官有充分时间关注开庭和撰写法律文书,及时、有效和妥当处理案件;另一方面通过案件管理改善法官的工作条件,通过控制诉讼的进程,以求迅速有效地处理繁琐耗时的诉讼程序,降低法院和当事人的司法成本,加速案件在法院的流动。通过让当事人广泛参与案件管理,协同审判外部领域的工作,实现审判与当事人的需求和期待的对接,提高司法的公信力,满足案结事了的司法目的。  相似文献   

20.
知识产权案件与技术、品牌等社会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紧密相联,后者的发展使知识产权审判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而法律的滞后性又决定了知识产权审判时常面临着没有相关法律规定、缺乏成熟理论支持等困难,许多问题需要法官在审判实践中摸索总结经验来确立处理原则。2002年我开始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七年来,审理了1000余件知识产权案件。几乎每一件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对我来说都是挑战,同时也经历着快乐和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