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英国土地发展权国有化、美国土地发展权的征购和移转、法国法定上限密度限制,以及台湾地区的容积移转等土地发展权的国际实践,为中国构建科学合理的土地发展权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启示.中国应充分借鉴这些经验做法,以立法形式确立土地发展权制度,明确土地发展权的归属,建立土地发展权的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2.
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配置的制度“瓶颈”与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越  沈冬军 《河北法学》2011,29(4):45-5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我国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配置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度前提,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配置的制度"瓶颈"限制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对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配置进行反思和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重构制度选择的理论前提之后,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的重构、土地承包经营权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协调、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土地发展权配置、土地承包经营权初次流转期限与登记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基本权利属性与土地征收等方面分析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配置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3.
土地流转的中国模式:组织基础与运行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凌斌 《法学研究》2014,36(6):80-98
土地流转机制是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践对现有理论提出了挑战,体现为私人交易和公共征收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三十多年来,地方的土地流转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创新。总结这些地方制度创新,可以揭示出土地流转的"中国模式"。土地流转的中国模式,以政府和集体的组织协调为基础,体现为对土地供需各方的双重代表和双向协调。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村集体组织的居中协调,既是当代农村土地流转的组织基础,也是其相对于"私易模式"和"公征模式"的比较优势。土地流转的中国模式,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中国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吴君 《法制与社会》2012,(25):42-43
近年来,在土地流转研究中,国有土地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流转制度和方式,可以依法流转,然而农村的土地流转还处于起步阶段.流转的理论制度、法律法规、方法等还不完善,流转受到许多限制和制约.如何使集体土地合法有序流转对于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杜绝不合理流转和土地闲置浪费,保障农村集体权益和农民个人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揭示其内涵入手,通过田野调查、观察和文献收集、回顾其变迁、总结其趋势、梳理其方式、揭露其问题、探究其对策,希冀能裨益于现实.  相似文献   

5.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从国家、集体、经营者和农民角度分别回应了土地制度变革的需求.相比较于其他农地流转方式,通过信托方式流转农地可以更好实现更新农地经营模式,确保农民土地利益以及实现农地保护制度等目标.当前,我们有必要梳理“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土地信托的法律结构,从注重制度建设、完善土地信托的配套制度,并树立信托法思维等角度完善土地信托制度.具体而言,政府可以通过在村集体组织内设置专门的咨询机构,为有意向参与土地信托流转的农户提供咨询服务,让农户发现土地信托制度的优点,进而运用该项制度.需要明确土地上各项权利的内容,厘清权利的边界.建立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公示土地信托的信托财产和信托关系.为投资于农地流转信托所获得的收益实行适当的税收优惠,发挥信托的融资功能.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对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合理配置农地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在确权登记,流转方式、退出环节等方面都存在机制弊端,阻碍农村产权改革的进程,因此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路径已迫在眉睫.本文将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临的问题着手,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7.
李敏 《法制与社会》2012,(11):212-213
当前我国虽然建立了较完善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体系,但仍存在流转价格不合理、强制农民流土地、非法改变土地用途、土地资本化等不足.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准确理解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和政策、正确定位各相关行为人的角色、打破主要由政府或村委会与流入方决定流转价格的现状、建立合理的流转定价机制、正确引导资本在农村规模经营中的渗透、建立严格的问责制等措施,以维护广大农民的权益、促进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8.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在我国是一种新兴的土地流转方式,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有其内在原因.然而,我国并未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给农民的社会保障带来了风险.为规避这些风险,一些政策、法规设计了相应的制度,而这些制度又与公司的资本制度发生了冲突.  相似文献   

9.
改革之初,中国农地制度——家庭承包经营制被公认为是解决效率、公平和贫困的较好制度选择。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会的迅速增加,这一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其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土地流转势在必行。以下内容综合土地流转的诸多方式及安徽农村的具体情况,提出土地有偿租赁的可行性及土地流转后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以信托方式流转时,信托的委托人和受益人都是农户,因而农村土地流转信托属于自益型信托.依“三权分置”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设计,具有身份属性的农地承包权保留在农民手中,土地经营权作为用益物权进行流转,因而农村土地流转信托的客体是土地经营权而非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设立后,土地经营权要移转给作为受托人的土地信托公司,由其以自己名义进行控制和处分.为保护农户的利益、并兼顾信托公司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等第三人的利益,应通过信托登记公示信托财产.同时,信托公司有义务依信托之目的而管理信托事务.  相似文献   

11.
目次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坚守的原则立场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具备的市场化条件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关系的构成要素四、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因素五、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争议的救济途径与选择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配套制度建设七、结语历经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站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全局角度和战略高度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牵住了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的牛鼻子。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12.
马一 《法制与经济》2009,(10):27-28
改革之初,中国农地制度——家庭承包经营制被公认为是解决效率、公平和贫困的较好制度选择。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会的迅速增加,这一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其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土地流转势在必行。以下内容综合土地流转的诸多方式及安徽农村的具体情况,提出土地有偿租赁的可行性及土地流转后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的土地权利制度是在以市场化为目标取向的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现行的土地权利制度里,承载着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以及实现社会个体对土地财富的分配是土地的使用权制度.承包合同(债)、登记制度不健全、受让主体范围限制、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的缺失是当前制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土地使用权流转若干法律制度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已使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主要是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的改革显得十分迫切。现代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制度设计。以效率优先计,应当构建包地大户的设备、技术强制认证制度和优地使用重税制度;以保障公平计,应当构建包地大户风险金政府提留制度,由国家统一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并同步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5.
冯曦 《法学杂志》2013,34(2):123-131
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作为出资物入股公司节省了交易成本,具有经济合理性.然而,由于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担负社会保障功能,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与现行公司法资本制度和治理制度在一定程度具有不相容性,因此,有必要对其采用特别规则,包括:公司双重资本制、农户股东退出制度、保障农户利益特别分红制度和农户股东特殊表决权制等以确保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顺利流转和资本化.  相似文献   

16.
杨利华 《行政与法》2010,(12):35-38
在我国现有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中,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且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在目前条件下,应该对西北欠发达地区土地流转制度给予必要的反思,并就西北欠发达地区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自有人类以来,有关土地归属和利用的种种制度设置和制度运行,便始终与社会安宁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社会的兴旺和衰败息息相关"。而农村土地使用权创建以来,由于受到农村土地只能用于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保障观念的影响,其流转受到了严格限制。当前调整农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是我国土地改革制度的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分析及其法律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现实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的介绍和理论分析,认为农民缺乏流转意愿是导致流转行为未广泛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在流转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迅速的地方,公权力主体或农民集体组织都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对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关法律制度和规范在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的作用进行反思,并提出制度完善和构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体系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定位模糊及价值定位冲突、宅基地使用权不完整、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征用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农村土地制度完善应当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规范土地流转,将土地流转中的收益用于集体内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土地制度规定了工商业发展必须使用国有土地,农村集体土地要进入市场必须经过国家征用。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严重依赖于土地收入及其抵押融资功能。与此同时,农户与村集体却不能合法地将他们的土地转为工商业用途。这一土地制度带来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成都市在完成农村土地、房屋及各类资源的确权颁证基础上,积极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包括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论文通过对成都市集体建设用地自主流转的三个案例的比较分析,探究其与政府主导的土地整理模式之间的区别,进而辨析政府经营土地做法与集体建设用地自主流转之间的制度约束的变迁。在此基础上,试图概括集体建设用地合法转让权的发育路径,讨论这些做法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