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几位青年研究人员编写的《今日台湾100问》,已于1988年5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汇集并解答了100多个人们普遍关心的今日台湾各方面问题,如:台湾经济是怎样“起飞”的?台湾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何在?“美援”对台湾经济发展起了什么作用?台湾农村有没有地主?第一次“土改”后为什么又提出第二次“土改”?台湾为什么会有75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它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新台币升值的原因何在?为什么台湾当局既宣布解除“戒严令”,又提出“国安法”,二者有什么不同?国民党对大陆采取哪些政策?“台独”的主要论调是什么?在台湾有没有市场?台湾还有国民党  相似文献   

2.
我的台湾游     
林力 《台声》2008,(8):63-63
终于等到这一天 1988年,我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研究生,临近暑假,我和台湾的家人约好假期由表哥来接我回台中雾峰探亲。可是当我通过朋友向当时台湾当局驻东京的办事机构打听办理入台手续时,却被告知除了须填写一些表格外,还必须写一份简短的“悔过书”。不论多简短,“悔过”是绝对不可以的。我因此取消了回台的计划,但我坚信,总有天我们能自由地往返于北京和台湾之间。  相似文献   

3.
2007年,是民进党在台湾执政的第7年。前6年中,由于陈水扁热衷于拼政治、拼选举和搞贪腐,台湾经济不仅远不如20世纪80至90年代的国民党当政时期,而且落在了亚洲经济“四小龙”的最后边,年均经济成长率只有3.6%,是  相似文献   

4.
1988年1月30日至2月1日在台北举行的“台湾史研究会第一届台湾史学术研讨会”,宣读了本所陈孔立教授的论文:《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的特点——以问俗录为中心的研究》,该文收入《台湾史研究会论文集》第一集,1988年6月出版。陈孔立的另一篇论文:《清代台湾社会发展的模式问题——评“土著化”和“内地化”的争论》提交在香港大学举办的“台湾经济、历史。文学、文化国际研讨会”,并在台湾《当代》杂志第30期上发表。杨锦麟助理研究员所写的《李万居后期思想的转变》是本所主办的“海峡两岸首次台湾史学术交流会”论文,在1988年12月9—10日台湾《民众日报》上发表。  相似文献   

5.
<正>2022年年初,台湾统计主管机构曾豪言全年经济增长“保4争5”,但受全球经济下滑、疫情蔓延、地缘政治等多重负面因素影响,经济预期一再下调,结果无力“保3”。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台湾经济势必遭受更大冲击,民进党执政面临更多压力,直接影响2024年选举走向。一、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台湾难以独善其身受中美博弈、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及其诱发的全球粮食、能源危机、通胀飙升、债务收紧以及气候紧急状况等因素交织影响,2022年全球经济遭受冲击。  相似文献   

6.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对2002年的中国经济有两个想不到:一是2002年年初,政府官员和传媒普遍认为,2002年经济会是“前高后低”,但结果却是“前低后高”,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好。二是原本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可能受冲击最大的银行、农业、汽车等行业,发展势头却前所未有的好。在谈到其中的缘由时,吴敬琏认为是在充分考虑外部需求的同时,对内部活力和效力的因素考虑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7.
战后四十多年间,台湾经济在经历了复苏之后,自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台湾也因此被西方经济学人士列为“中度发展地区”或“新兴工业化地区”,与南朝鲜、香港、新加坡并列为“亚洲四小龙”。至1987年,“国民生产毛额”已达一千亿美元,人均生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1,(12):42-43
“美国上月球只用了17年,而我们从台湾到大陆却走了40年。”1988年1月,第一个“台湾外省人返乡探亲团”团长何文德的话道出了老兵们酸楚的心声。他们都是当年被国民党抓去的老兵,一踏入故乡的土地,这些老兵们个个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指出:“对目前企业的资本金比例低、债务负担重的问题,我们不能回避,要把它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分清债务的性质和情况后,按国家有关规定,有领导、有步骤地妥善处理。”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既影响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又给银行的正常运营造成困难。解决好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问题已成为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遇到的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一、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现状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反映了一个企业总资产中负债总额所占的比例和企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因此,它是衡量企业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盈…  相似文献   

10.
初冬时节,我们贸促会代表团访问了台湾。代表团共17人,安成信副会长为团长,余者都是贸促会各部门和一些分会的负责人。团中那些挂着“部长”、“主任”、“会长”、“总经理”头衔的团员们,很多已走遍五大洲,可谓见多识广。但访问祖国的宝岛,除了负责台湾事务的邓公与潘兄(台湾朋友这样称呼他俩)之外,大家却都是头一回。 看看手中的访问日程,那么多要拜会的单位,那么多要见面的老朋友。打交道多年,都是他们来北京。“下次台湾见”这句话年年说,说了七八年。老朋友在台湾等了七八年。这次才真的“台湾见”了。  相似文献   

11.
从1985年9月至1987年年底,新台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幅度高达40%左右,对台湾经济形成了很大的压力。1988年后,台币汇率没有象人们所担心的那样,继续升值,而是维持着比较平稳的局面。1月至9月,台币汇率在较小的幅度内升贬交替,从总的情况看,还贬值了  相似文献   

12.
美台经济关系包括美国对台湾的“经济援助”、政府贷款,私人投资以及美台贸易等经济往来。美国私人垄断组织在台湾的直接投资是美台经济关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在一九六五年美国政府对台湾的“经济援助”停止以后,尤其是在一九七九年中美建交后急剧膨胀起来的。目前,它的规模有多大?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影响美  相似文献   

13.
1885年,清政府下令台湾建省。可是,被清政府任命为台湾第一任巡抚的刘铭 传却认为“台湾暂难改省”,提出了他自己的台湾建省主张。意见被清廷驳回之后,他随后提 出的台湾建省方案,仍然秉持了一贯的务实思想,强调像抚“番”、清赋、设防这些基础性的 建设必须优先,而像城垣、衙署的建设可以稍缓。在这一方案的主导下,台湾建省工作稳步进 行,使一个新建的省份在不长的时间里成为全国比较先进的省。  相似文献   

14.
邓亭 《台声》1998,(10)
“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一年来的成功实践,受到了香港及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的认同率也比香港回归前有明显升高。可是,最近台湾当局有些人却不顾事实,肆意低毁“一国两制”,胡说什么“一国两制”具有“暖昧性、矛盾性、不民主性”,声称“一国两制”“不适用台湾”,台湾“坚决拒绝一国两制”,并表示只有用台湾的“民主制度”统一中国才是解决两岸问题的“唯一出路”。台湾当局认为台湾不同于香港,因而“一国两制”不适用于台湾的一条主要理由是“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O这里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理念与概念,…  相似文献   

15.
檀江林 《台声》2002,(10):12-14
台湾新当局上台两年多来,治理经济无方,却不断制造事端,加剧两岸政治形势紧张化;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却顽固阻碍两岸直接“三通”,将台湾经济一步步推向沉沦的境地,不仅是台湾、更将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罪人。岛内经济仍在恶化台湾民间投资和消费持续低迷。台湾“行政院主计处”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由于厂商投资态度趋于保守,今年上半年岛内民间投资衰退11.5%。“主计处”因而大幅向下调整全年民间投资预估值为0.65%,显示全年将毫无增长。这是台湾去年民间投资衰退二成九以后,经济增长仍呈“停滞状态”。今年上半年台湾民…  相似文献   

16.
民进党执政近7年来,全岛经济一直不振,今年的增长率仍然在4%左右徘徊。不久前,《联合报》刊文指出:台湾经济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那么,台湾经济的“内忧”和“外患”表现在哪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何在?内忧重重首先,经济竞争力明显下滑。一般来说,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创造财富的能力。竞争力的高低,关系到一国或地区的富强程度。根据今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去年台湾经济竞争力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分别从第11下滑到第18和从第8下滑到第13位,主要原因是“制度环境恶化和基础设施差”…  相似文献   

17.
2005年8月19日,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召开的国民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马英九从连战手中接过党旗奋力挥舞,全场响起持久热烈的掌声,它标志着“马英九时代”正式来临。自1949年国民党来台后已经换了4位领导人。1975年蒋介石去世,蒋经国开始担任党主席(党“总裁”之名由蒋介石专用)。1988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继任。2000年台湾“总统”大选,国民党失败,民进党获胜,故意造成国民党败选的李登辉被开除出党,连战担任党主席。在此后的5年中,国民党历经坎坷,屡遭挫折,但在连战的领导下,渡过了一个个难关,现在仍是台湾政治舞台上最大的在野党。2005年7…  相似文献   

18.
鲁政委 《小康》2014,(2):23-23
尽管有改革红利释放、国际经济形势好转等有利因素,但受利率高、汇率高、负债率高“三高”问题的负面冲击,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将面临下行压力。  相似文献   

19.
刘建兴  张志明 《台声》2000,(8):12-13
从1988年李登辉就任国民党主席和台湾地区“总统”的12年中 ,权谋用尽 ,一方面在政治上、组织上搞垮了“百年老店”国民党 ,扶植和助长了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台独”势力 ,加剧了海峡两岸关系的紧张气氛 ;另一方面在经济上却自己捞了一大把 ,从一个官员一跃成为当今台湾亿万富翁 ,跻身台湾前100位富豪之列。李登辉家境原本不算富裕。但是 ,自他进入官场体制特别是1984和1988年当上“副总统”和“总统”以后 ,他的家庭财富就迅速膨胀了起来。李登辉到底有多少财产呢 ?关于这个问题 ,至今并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较准确的数字 ,只…  相似文献   

20.
近日来,台湾各派政治力量之间接触频繁,报刊上各种传闻纷起。其中,焦点在于国民党是否会再一次分裂?台湾新领导人是否会同意组织“联合政府”?如果同意,是与国民党,还是与亲民党?或者象台湾各在野党所主张的,由在“立法院”占多数的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组成的在野势力?上述在野势力组成的“在野联盟”,在今年年底举行的“立法委员”、县市长选举中是否会继续保持合作?等等。 笔者试就台湾新领导人和民进党、国民党、亲民党的基本趋向作一初步分析,并进行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