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经过了中法战争的惨痛教训,清政府认识到台湾在海防上的重要性,着力加强台湾建设、巩固海防。几经讨论,清政府于1985年宣布在台湾建省,刘铭传被任命为台湾第一任巡抚,第二年(1986年),在刘铭传上奏清政府的《遵议台湾建省事宜折》中,有省会设置一项,当时刘铭传将省城确定在了彰化的桥孜图(现台中市南区),但由于当时条件限制,实际的行政中心一直在台北。1984年,继任的巡抚邵友濂将台湾的省会正式迁到了台北。台湾的省会设置几经波折,反映了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变迁。刘铭传之所以把台湾的省会定到彰化的桥孜图,是有他的考虑的,“新疆以迪…  相似文献   

2.
清乾隆二年(1737年),侍郎吴金提出台湾建省之议,在朝中并未引起太大反响并很快被否决。然而,这是史籍对台湾建省最早的记载,也是当时有识之士对台湾的思考。此后,这一议题被不断提出并以不同方式实践。嘉庆十一年(1806年),将军、总督、巡抚及水陆两提督巡查台湾;光绪元年(1875年),闽抚"冬春驻台,夏秋驻省"制确立,台湾建省再次提出及正式设省。这是清政府对台湾的认识过程,体现了台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统一台湾。次年,康熙认识到台湾“弃取所关甚大,便命朝臣确议具奏”,并发布昭谕,宣布成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厦门道。关于台湾建省的日期.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一种依据明清史料记载:清乾隆二年,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向朝廷呈吴金《奏折》,建议台湾建省,朝廷予以采纳。根据这段史料推断,台湾建省应为1737年、然而,大多数旧志却认为,台湾建省日期应该是清代末年,其理由是,1885年,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发布“圣旨”,将福建巡抚移驻台湾。1886年,决定将台湾改建为省,同时任…  相似文献   

4.
光绪十一年(1885)台湾建省,标志了清政府对台湾的认识已从“患自内生”转变而为“患从外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康熙二十三年(1683)清政府统一台湾之后,面临着两大矛盾:一是清政府与郑氏残余势力的矛盾,又一是地方官吏豪强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这两种矛盾渗  相似文献   

5.
一、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台湾岛及周围的澎湖列岛,古称“夷洲”或“流求”。南宋时,澎湖列岛已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十六世纪曾被荷兰侵占。明末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清初设置台湾隶属福建省,光绪十年(1885年)台湾建省。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失败后,1895年4月17日,腐败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被日本侵占。1945年8月,二战胜利,日本侵略者被赶出了台湾。1943年《开罗宣言》规定,1945年《波茨坦公告》…  相似文献   

6.
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又于1885年建省。刘铭传作为首任台湾巡抚,为开发台湾建下了历史功绩。评价历史人物不必一分为二,而应择其一生中的重要阶段作评论。  相似文献   

7.
统一版图:台湾建省与近代化建设 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先后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宋朝政府派兵驻守澎湖,“隶晋江县”;元朝政府在澎湖设置“巡检司”;明朝政府增兵澎湖,置“游击”职;郑成功在台湾设“承天府”。至清代,政府逐步在台湾扩增行政机构,加强对台湾的治理,  相似文献   

8.
台湾建省,是由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海疆发生危机,清廷审时度势而作出的一项正确决断。因此,台湾建省不仅是台湾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台湾建省,不仅促进了台湾的近代化建设和发展,也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其历史与现实意义深远而重大。  相似文献   

9.
自光绪二年(1876年),刑部侍郎袁保恒奏请“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的左宗棠再奏“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最终实现台湾建省——晚清台湾建省历程人们都非常熟悉,学界也有很好的研究。但人们并不清楚,清代前期曾有康熙六十年平台将领蓝鼎元“易台湾总兵而设提督”、雍正末年台湾知府沈起元“台湾道行巡抚职权”和乾隆二年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吴金首倡台湾建省之议。  相似文献   

10.
熊子杰 《黄埔》2023,(5):91-94
<正>第十五章左宗棠精神永存台湾:未曾踏上台湾一步,他无时无刻不心系台湾左宗棠在世时未曾来过台湾,他也不曾担任台湾官职,但台湾的命运却是与他息息相关。若不是左宗棠,台湾人早沦为亡国奴;若不是左宗棠,台湾早期的建设及发展,也将成为南柯一梦;若不是左宗棠和沈葆桢,台湾也可能不会建省,就算建省也不会如此早;若不是左宗棠和沈葆桢的眼光及推动,也没有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  相似文献   

11.
陈在正老师是厦门大学台湾研究的一位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成立之前,他在历史系当系主任时,就积极组织历史系教师开展台湾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台湾研究所成立之后,他先担任副所长,1984年12月至1987年3月任所长。他担任所长期间,推动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为台研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个人的台湾史研究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2.
自从台湾问题形成以来,美国历任总统都实行“双轨政策”,一方面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又从没有放弃对“台独”的支持,如对台军售。了解美国民众涉台观点的形成和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对我国制定相应的涉台政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先后采用univariateprobit、bivari-ateprobit和seeminglyunrelatedbivariateprobit模型对美国民众在台湾省地位的认同和对台军售支持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美国民众对中国台湾省地位的认同显著地影响对台军售支持,认同“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美国民众在对台军售方面的支持也显著要高。这充分证实了美国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他利用台湾问题来阻滞中国大陆的发展和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13.
1949年,陈诚主政台湾近一年。期间,蒋介石背负失败之责,为美国所弃,众叛亲离。临危受命的陈诚,遵照蒋氏“继续革命”之指示,在台湾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为蒋介石的迁台与复出做了准备。与此同时,陈诚的权势日益膨胀,集党、政、军、财大权于一身,不仅遭到了政敌之反对,亦引起了蒋介石的疑忌,蒋陈之间冲突不断。在美国的要求下,蒋介石乘机以美援为借口,迫使陈诚让位于吴国桢,既满足了美方之要求,又削弱了陈诚之实权。  相似文献   

14.
In 1995 and 1996, the Taiwan Strait became an area of considerable tension. Relations between Beijing and Taipei deteriorated as a result of perceptions by leader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at Taiwan was moving toward independence, especially after President Lee Teng‐hui made a widely publicized trip to the US in the summer of 1995. An assessment of the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by scholars, officials and the populations on the two side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are instructive. The author looks at five areas where disparate views are noticeable and divisive: the history of Taiwan (especially its ties with the mainland), Taiwan's legal status, views of the ‘Taiwan issue’ espoused by Beijing and Taipei, current relations between Beijing and Taipei, and the st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the nature and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Scenarios are presented regarding the future of the conflict.  相似文献   

15.
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文化台独"的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的核心就是全面否定"一个中国"的存在,最终的目的是"台湾独立建国".因此,"文化台独"推进的过程,就是两岸被推向战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Tens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have recently escalated due to actions on the part of several U.S. politicians as well as some pro-independence parties on the island. On October 26, U.S. Secretary of State Antony Blinken expressed his country's "support" for Taiwan joining the United Nations, a blunt violation of the one-China principle. At the same time, the Taiwan authority is increasingly, and recklessly so, challenging the bottom lin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Beijing. In her CNN interview on October 28, Taiwan leader Tsai Ing-wen confirmed that U.S. troops are training local military forces on the island, making Tsai the first Taiwanese authority to admit to the presence of U.S. military on the island.  相似文献   

17.
台湾威权政体的转型是各种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策略互动的结果 ,是执政党领导人在内外部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压力下 ,基于对转型成本的计算作出的“理性”策略选择。其动机 ,在蒋经国时期是为了维持国民党的执政优势 ;在李登辉时期则是为合法化和扩张其个人的权力和权威 ,以及实现其“台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乙未前后,张之洞主持南洋防务,多方设法,积极为抵制割台出谋划策,努力争取实现"援外保台"。张之洞及其亲信的反割台活动,引导并推动了台民反割台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援外保台的路线和思路,也成为台民自主保台乃至成立"台湾民主国"的路线图。不过,深谙仕途之道的张之洞注意与清廷保持一致,这制约了他对台民的支持。尤其当台民成立"台湾民主国",超出清廷所容许的界限,张之洞的表现十分矛盾,既想为台民掩饰,又不愿承担责任,最后为保其权位,主动放弃援台活动,未能为台民的反割台斗争作出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明郑时期,台湾分为天兴、万年二县(州)。这两个县(州)的辖境如何划分,当时并无明确的记载。有的学者认为,天兴县(州)所管辖的地域就是清初诸罗县的地域,万年县(州)的地域清初则分为台湾县和凤山县。有的学者则认为,万年所管辖的地域即为清初的凤山县,天兴的地域清初则分为台湾和诸罗二县。本文通过论证,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天兴县(州)的辖境,包含了清初诸罗县的全部和台湾县的一部分,万年县(州)的辖境则包含了清初凤山县的全部和台湾县的另一部分,并对天兴、万年的分界线走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以贸易引力模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实证检验并测算了大陆各省市(自治区)与台湾双边贸易的流量与潜力,结果表明:大陆各省市(自治区)的GDP、人均GDP和吸引台资额,各省市(自治区)与台湾之间的绝对距离,以及"两岸贸易热络区"等解释变量,是影响两岸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但影响程度各有不同。由于双边贸易的紧密程度(贸易依存度)不同,大陆各省市(自治区)与台湾的贸易潜力也不一样,对台出口和自台进口的发展空间也存在差别。因此,海峡两岸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加强经贸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消除双边投资和贸易的制约因素,实现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