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行教育券制度,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繁正 《前沿》2003,(6):75-77
近年来 ,民办教育事业发展迅猛 ,在推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由于缺少政府的教育投入 ,民办教育仍处于弱势地位。政府将教育投资全部投到公办院校 ,对民办教育办学者和就学者来说都存在着“显失公平”。借鉴国外的教育券制度 ,给民办教育以“国民待遇” ,对当前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历时三年之久,得出了一项重要结论:教育差距比经济差距更严重。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与短缺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现状的突出特征。教育财政投入不足、教育政策严重偏向被公认为造成基础教育短缺与失衡的两大因素。围绕这两大因素展开的基层改革举措可以说此起彼伏、喜忧参半。浙江长兴——教育券制度试验作为“舶来品”的教育券制度,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改革政府配置教育资源的路径,教育投入方式由政府直接补助公立学校改为以教育券的方式直接发放给每位学生。长兴县是国内…  相似文献   

3.
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汽车拥有量比北京高5~10倍,交通却远比北京顺畅,为什么?在“有车阶层”与“无车阶层”的博弈中,目前“无车阶层”无疑居于弱势,因此更要有“主动维权”的自觉,也更需要政府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乘数效应”的另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发放一亿元消费券后,杭州市有关方面正在研究计划推出旅游券、教育券、培训券等消费券,而从杭州市领导的工资、福利中切出10%以消费券的形式发放等方案也在研究之中。在市领导范围内成功推广后,这种做法还可能推广到杭州所有的公务员中,比例为工资、福利的S%至10%。对即将发放的第二批消费券,杭州市着眼于发挥更大拉动内需效果,在制度安排上作出了调整和细化。鼓励购买非公益性的社会消费券、发放对象“瞄准”外地游客等,  相似文献   

5.
郭莉 《公民导刊》2007,(5):44-45
口齿不清的牛顿,全校倒数第一的丘吉尔,被赶出学校的爱因斯坦,逃学为读书的三毛……曾经都是老师眼里的“笨蛋”,和不可造就的“废品”,可他们偏偏得到历史的认可,成了当之无愧的杰出人物。这是对教育的嘲讽,还是对教育的启示?——作为新兴英语培训学校的一名年轻老师,我常常“遭遇”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差生”,也常常用这样的问题警醒自己。  相似文献   

6.
《观察与思考》2010,(5):12-18
新乡绅这个概念是指:受过良好教育的,拥有一定财富或者创业能力的,乐善好施的,在当地具有一定威望的乡村人士。由无数个这样的“乡村人士”所构成的一个新的阶层,可以称之为新乡绅阶层。这个阶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上海人大月刊》2011,(5):45-45
近年来,“弱势心态”有蔓延之势。现实生活中没有人愿意成为“弱势群体”,但是,物价的上涨可以让人感觉“弱势”,动辄几百万的房价使人倍感弱势,现代化、市场化、城市化的推进可以让人们时刻担心被社会甩出……  相似文献   

8.
章子良 《创造》2001,(8):25-26
思考之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对如潮而至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遇到新的挑战,一些同志轻视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贬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有的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讲大道理解决不了问题,“政治教育讲半天,不如多发几块钱”,“千讲万讲,不如一讲”,“现在的问题只有靠政策制度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不管用”。因此,有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放松要求,降低标准;有的对思想教育不关心,视为额外负担。忽视和放松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9.
1955年,教育券在世界各国的实施年限还较短,实施的国家和地区也不多。浙江省长兴教育券从2001年开始实施,几年来,一直发挥其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功能,而未能涉及公共教育经费拨款体制的改革。可以说,目前的长兴教育券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是计划经济下的一种举措,与哥伦比亚教育券政策较接近,所针对的问题是我国教育领域内大量存在的,所以已经在许多地区推广应用,浙江省政府针对农村教育的“四项工程”中,对于贫困学生资助扩面工程,就采用了教育券的形式。长兴教育券想突破“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而转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促…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不少基层官兵对思想政治教育存有畏惧感.正如一个战士所讲:“早知道当兵要参加那么多教育、学习那么多理论、背记那么多精神,还不如在家好好读书考大学。”战士的话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的教育抓得很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的战士学得很累.而且说明了我们当前的一些教育并不得要领.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曾以园丁修剪葡萄藤比喻教育,他说:“葡萄藤确实应当修剪,但修剪本身不会给葡萄藤带来葡萄.相反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们从河北省农民阶层的物质生活状况和需求状况入手,分析了解农民阶层的理想信念现状,旨在找出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对策,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2.
“巧诈不如拙诚”,语见《韩非子·说林上》,意谓智巧而诈伪不如笨拙面诚实。这句话的本意当然不是去提倡什么“拙”,而是说巧诈虽然蒙人一时,占一时的便宜,然而“诚于此者形于彼”,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不过是察之未熟耳。一旦被人洞察其诈,其人原先给人的一副谆谆相,犹如那舞台上纸做的堂皇的布景,顷刻土崩瓦解,此刻再说“巧诈不如拙诚”,信哉!  相似文献   

13.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是我国试点高校招生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行为主体各方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形成了利益博弈的格局,使该政策在执行上出现了偏离。要以教育公平为价值诉求,权衡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加大对弱势地区和弱势阶层的扶持力度,加强外部监督和信息反馈,及时纠正政策执行中的偏差,完善自主招生政策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4.
“因教致贫”的社会后果及其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教致贫"会带来阶层差异代际继承"、读书无用"示范效应和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等社会后果。目前,由于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不合理、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偏差等政策和市场方面的原因,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低收入家庭面临"因教致贫"问题。为规避"因教致贫"现象的发生,应加大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调整教育投入结构,切实增加弱势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改革和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弱势家庭的风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教育券制与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发放模式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券制是改革政府教育投入的重要制度,能激发教育公平竞争,实现教育选择权力均衡化和增大民主监督力度。我国政府教育经费在投入依据、投入程序上均存在重大弊端。实施教育券制是改革的明智选择,但尚需具备相应条件。  相似文献   

16.
我们所说的新乡绅这个溉念是指:受过良好教育的,拥有一定财富或者创业能力的,乐善好施的,在当地具有一定威望的乡村人士。由无数个这样的“乡村人士”所构成的一个新的阶层,可以称之为新乡绅阶层。这个阶层的形成,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支持和信赖,新乡绅承担了人民的重托,  相似文献   

17.
教育乃国之大计。在统一教育管理体制与政策制度框架下受经济基础与发展水平影响,中国县域基础教育结构呈现出复杂的区域性特征。研究发现,中西部地区远离市场中心,地方政府财力薄弱,无力支持公立教育发展,又在教育经费支出压力下引进和支持私立学校,使得普通农民的教育需求无法被公立教育回应和承接,只能竭尽所能进入私立学校,呈现出一种公私失衡的教育格局。这导致家庭收入水平和阶层分化被县域教育结构隐形放大,教育事业的公共性和民生性被严重削弱。东部地区靠近市场中心,城乡经济一体化趋势显著,地方政府财力充沛,公立教育质量有保障,私立学校也发展良好。但普通农民家庭在充分的市场参与中易形成阶层分化并被卷入激烈的教育竞争,导致他们只能不断在教育市场中购买教育服务,这形塑了公私相对均衡,同时又具有高竞争、高投入特征的县域教育格局。县域基础教育的东西差异,不仅展示了教育实践的复杂性,而且为国家制定教育均衡政策提供了认识框架,为社会变迁期教育问题的具体分析和解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浅谈农村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着贫困家庭学生、女童、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他们急需政府的救助。建议政府要加大教育救助力度,健全政策法规,保障弱势学生的受教育权,同时重视弱势学生的心理救助,外部救助与自我救助相结合,帮助他们走出弱势困境。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教育失败,在于没有拿出一笔钱直接给学生,而是作为教育拨款直接给了大学。所以,每到高考发榜日,就会有“愁儿学费父自杀”的悲剧上演。高等教育的费用问题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核心。其实大学扩招后,总要面临一个谁来埋单的问题。但是对学费的承受力,也不是中国独家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何琪 《当代广西》2007,(13):51-51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他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所主张的“乐之者”其实就是一种快乐学习法,即学习源自兴趣,而兴趣源自快乐。北宋教育家程颐进一步提出寓教于乐,适时教学思想。他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乐学必见意趣,否则索然寡味,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教育的目的便不可能达到。我认为“乐学”这一理念应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不仅让学生乐学也要让老师乐教,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的乐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