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现阶段,俄罗斯基本上完成了大规模的制度变迁,正在努力构建一种与俄罗斯本土价值观念相适应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基本特点体现在“可控的民主”与“可控的市场”,它们被认为是俄罗斯“可控式”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这一制度安排的产生基于以下社会背景:第一,叶利钦时期所推行的“自由式”的制度安排,被俄罗斯转型10多年的实践证明在俄罗斯行不通;第二,普京治理国家的理念及普京政府的政策措施的推动;第三,“可控式”制度安排是俄罗斯民族价值观的体现,并成为俄罗斯经济增长及其未来崛起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在这种推断的基础上,本文对俄罗斯“可控式”制度安排及其主要内容和具体表现,以及它对于拉动俄罗斯经济增长、促进俄罗斯崛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试图给出一个结论:俄经济发展将有可能沿着具有俄罗斯特征的“可控式”制度安排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2.
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将集体主义思想作为支撑其民族自决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核心价值观念。集体主义思想一直贯穿于列宁的整个思想体系和实践活动中———从制定经济政策、政治政策到强调树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俄罗斯已不复存在。在当代俄罗斯社会面临严重危机的背景下,集体主义已现回潮之势。列宁集体主义对于俄罗斯社会价值观重构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的独联体劳动移民及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劳动移民已成为独联体内部移民的主流,且劳动移民的流动具有单向性,即主要流向俄罗斯。俄罗斯境内独联体劳动移民规模的不断扩大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独联体劳动移民问题成为困扰俄罗斯的一大难题。俄罗斯对独联体劳动移民的接收与拒绝的矛盾心态将构成其对独联体劳动移民政策的基础,限制性劳动移民政策将是其具体表现形式,且限制的内容将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转型实际上涉及原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民主化以及如何融入当代世界等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全面现代化”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体现了俄罗斯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论思考和有益探索。“全面现代化”与以往俄罗斯的发展战略相比,其本质区别不在于经济现代化,而在于政治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意味着打破现有的政治垄断,实现政治上的多元竞争。这样做可能破坏现有稳定,但不实行政治现代化又很难解决阻碍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的腐败、官僚主义等问题,因此在俄罗斯执政集团内部存在不同意见。这种分歧已经对俄罗斯的政治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俄罗斯政治现代化问题从本质上体现的是俄罗斯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如何实现民主化与国情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王衡 《亚非纵横》2015,(2):39-53,122,126
与"社会中心主义"理论视角下"印度现代化进程缺乏领导力量"的结论不同,本文认为,在"主权塑造"和"国家建设"两个现代化阶段,国大党始终是主导印度国家制度变迁的组织力量。国大党领导的印度现代化进程符合"政党中心主义"的特点,其经验启示:在后发国家革命型政党主导国家制度变迁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只有社会基础广泛的人民性政党才能主导国家制度变迁;政党需要在意识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不断进行适应性转型。  相似文献   

6.
产权制度变迁是促进经济增长还是阻碍经济增长取决于产权制度变迁的方式。而选择什么样的产权制度变迁方式又取决于是否存在制衡政府的力量及其讨价还价能力的大小。俄罗斯的产权制度变迁在“剧变”之前一直是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不存在能够制衡政府的社会力量,也就不能突破“诺思悖论”,最终走上了激进的制度变迁道路。匈牙利的产权制度变迁在转轨之前也是政府作为单一主体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但是在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中,有一个非国有经济孕育、发展、壮大的过程。这一过程逐渐改变了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对比,使匈牙利在市场化改革中走在前面,最终采取了渐进的产权制度变迁方式。不同的制度变迁方式使两国表现出迥异的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7.
现代俄罗斯的崛起开始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在三百多年起伏跌宕的历史过程中,俄几次崛起,几次中落。贯穿在俄历史中的主题只有一个——赶超。俄每一次的中落和崛起都是二次制度变迁的过程,而制度的转型只是追寻强国梦想的一种手段和表现。本文借鉴了青木昌彦的比较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试图对俄罗斯的经济追赶和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俄罗斯转型时期政策主体行为与制度变迁的双向影响为线索,对影响俄罗斯转型的制度性因素和影响制度变迁的政策原因进行了研究,试图探讨一种转型时期所特有的政策选择模型。受制度的理性选择理论启发,本文强调了既有制度框架对转型政策选择的巨大影响力,这是俄罗斯转型进入最初的非效率制度结构的重要原因;又具体分析了俄罗斯转型期政策主体的互动与博弈,这是实现制度供给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俄罗斯转型时期政策过程的分析,本文认为“旧的制度框架→政策主体的互动→政策创新→制度供给→新的制度框架形成”的循环往复是转型时期“制度-政策”的双向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普京时期俄罗斯经济走势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对俄罗斯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必须考虑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俄罗斯经济转轨陷入制度变迁的非效率制度均衡状态,是俄罗斯前10年经济陷入转轨性危机,并长期衰退的根本原因.普京时期,俄罗斯逐渐具备了一系列摆脱经济转轨非效率制度均衡困境的条件,从而使俄罗斯有可能走出制度变迁的非效率制度结构均衡困境.世纪之交俄罗斯经济的增长既是俄罗斯制度结构演变向效率方向转化的标志,也为制度变迁提供了更为宽松和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尽管俄罗斯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制度结构的逐步优化使我们有理由对俄罗斯的经济前景抱更加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劳动关系信念对劳动关系制度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根据劳动关系学者的劳动关系系统框架和青木昌彦的制度演化一般模型,建立劳动关系制度演化的一般模型,通过分解劳动关系信念的测量指标,并利用这些指标和吉林大学"东北民营企业家发育成长问题横向跨学科实证研究"课题组2006年年底获得的东北地区民营企业家发育成长问题调查数据,对东北地区民营企业家的劳动关系信念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显示,作为雇主方的东北地区民营企业家,其劳动关系信念从总体上是倾向于合作共赢共享的。这一测量结果的政策含义是:执政党、政府和学术理论界,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向中国劳动关系制度系统中输入合作共赢共享的劳动关系信念系统、理论系统、法律和政策系统等,以巩固和强化雇主劳动关系信念系统中积极因素,以促进中国生成或巩固合作型劳动关系制度。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现代化构想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普组合"建立之后,俄罗斯加快实施普京的《俄罗斯2020年发展战略》。近期,俄经济学界围绕国家现代化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提出俄罗斯的现代化目标以及八种现代化方案,并集中分析了"惯性"、"食利者"、"动员"和"现代化"方案;涉及制度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等广泛领域。本文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俄罗斯现代化构想的共性与特点,并提出两点借鉴:创新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竞争是实现现代化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俄罗斯政治转轨为案例,论述其从议行合一的苏维埃制度向三权分立的宪政制度转变中的基本特征。全文分析了俄罗斯政治转轨的研究视角、基本特征及启示。本文认为,研究俄罗斯宪政制度的确立与演变,是研究俄罗斯政治转轨最具学理性和现实性的视角。以此为视角进行研究,可以看到俄罗斯政治转轨是一个完整的有规律的过程,在转轨的各个阶段都有核心的历史问题体现,而且各种制度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发展原因,是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的发展态势。本文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炼了俄罗斯政治转轨的6点基本特征,并总结了3点经验教训。最后,本文扼要分析了研究俄罗斯发展道路的意义及其对世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梅德韦杰夫经济现代化方案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梅德韦杰夫提出了俄罗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主张,并开出了以振兴五大高科技领域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方案.俄罗斯社会围绕现代化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精英阶层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现代化模式,这些模式分别是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以实现后工业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化、保守主义的现代化、自由主义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有着内在的联系,社会转型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现代化本身还可能成为社会转型的动力或者目的,当社会中的现代化因素遇到了制度因素所无法克服的阻力时,社会转型就成为了突破这种阻力的力量或过程。本文把俄罗斯的转型放在现代化进程中进行考察,在现代化理论背景下对苏联解体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把俄罗斯的转型方向定位为后工业化,并分析了后工业化和饿罗斯经济转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由于俄罗斯经济连续6年增长,社会和政局逐渐稳定,如何理解俄罗斯制度变迁过程及其对制度演变所产生的结果,又成为人们所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由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徐坡岭教授所著的《俄罗斯经济转型轨迹研究——论俄罗斯经济转型的经济政治过程》(以下称《转型轨迹研究》)一书,则是我国年轻学者在这方面所进行的一个有价值的探索成果。《转型轨迹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作者从经济政治过程的视角,对俄罗斯经济转型轨迹进行研究分析,并借助于近年来随着转型经济实践而不断发展着的前沿理论,如制度变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新政治经济学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俄罗斯转轨期间汇率的实际数据和汇率制度的安排,对俄罗斯外汇制度的改革进程进行分析,并且讨论不同阶段进行汇率制度改革的原因以及汇率改革后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俄罗斯汇率制度自由化改革,首先是实现经常账户自由化,然后实行资本账户的自由化。俄罗斯汇率制度的安排,也从开始的不可兑换到国家内部可兑换,然后发展到“汇率走廊”制度。在“汇率走廊”制度不再满足需求后,俄罗斯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最后,在经济好转和外汇储备充足的情况下,俄罗斯实行了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我们认为俄罗斯的汇率政策选择应该更多地参与区域与国际协调,这样才能更好地应付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7.
全球社会正经历着复杂的社会与文化变迁过程, 跨文化传播研究应将“问题视域”指 向不同文化之间的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与交往的变动现实, 尤其是不同文化共同体的社 会结构、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规范等方面的调适与变迁, 通过与社会现实和文化实践同步的学术努 力, 逐步建立适应时代特征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8.
“梅普组合”建立之后,俄罗斯加快实施普京的《俄罗斯2020年发展战略》。近期,俄经济学界围绕国家现代化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提出俄罗斯的现代化目标以及八种现代化方案,并集中分析了“惯性”、“食利者”、“动员”和“现代化”方案;涉及制度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等广泛领域。本文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俄罗斯现代化构想的共性与特点,并提出两点借鉴:创新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竞争是实现现代化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对于俄罗斯而言,叶利钦时代与普京时代的转型既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但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体现出一定的断裂性。自上个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开始,俄罗斯改革的目标,至少在口头宣示上,与其说是从极权体制向民主制度以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不如说是要从叶利钦时代转型形成的制度陷阱——非效率制度均衡中脱离开来,试图通过增加国家能力的途径建立新的效率制度均衡。运用“第二次转型”的理论范畴有助于全面认识发生在俄罗斯的由传统体制向现代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转化以及与此相伴的社会转型进程,能够对叶利钦时代俄罗斯之所以败、普京时代俄罗斯之所以兴提供一种新的解释,同时,这也表明原社会主义国家转型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探讨原苏联和东欧经济转轨的经验教训.本文对"华盛顿共识"与"后华盛顿共识"的讨论进行评论,认为其理论贡献在于强调了制度在经济转轨中的重要性.本文对制度变迁与经济转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如制度遗产与经济转轨、制度变迁的特点及制度变迁中的最优选择与次优选择等,并指出产权、法治与责任政府是转轨国家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