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期,新疆"飞车"抢劫抢夺犯罪出现迅速发展蔓延势头,不法分子连续作案,疯狂"飞车"抢劫抢夺行人钱财,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秩序.针对"飞车"抢劫抢夺案件突发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公安机关必须从信息导侦、日常防控、夯实基础工作和查堵销赃渠道等方面进行打击防范.  相似文献   

2.
抢劫、抢夺他人财物的"飞车两抢"案件在部分地区呈高发、蔓延态势,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由于"飞车两抢"犯罪随机性、突发性强,公安机关难以迅速组织警力进行有效堵截,这增加了破案难度.我们应该从这类案件的特点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做到"三个立足".  相似文献   

3.
"严打"中重点打击的飞车抢夺犯罪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抢劫转化.一是转化型抢劫,即理论上的法定转化犯,并有两种转化情况,分别适用刑法第269条、第267条;二是案发时抢夺行为性质直接转变为抢劫性质,成为标准型抢劫;三是结果加重型(原型抢劫的一种),这是本文的重点.即飞车抢夺中致人受伤(不管是什么程度)的,具备客观上采用了危险手段(存在危险性),主观上存在间接故意性、放任性,行为上有夺财的关联性,双重指向(伤害)有了结果性,应以抢劫定罪科刑.  相似文献   

4.
“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行为人对所造成的重伤、死亡的结果,在主观方面既包括过失也包括故意;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罪数形态,应根据案件的特点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对飞车夺取案件的罪数形态的认定应从严把握;对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应以是否出现重伤、死亡的结果作为加重犯构成的既遂、未遂标准。在法定刑的设置上,不必对抢劫致人重伤、死亡区分故意、过失。  相似文献   

5.
2002年10月26日,九江市浔阳公安分局刑侦部门经过缜密侦查,成功打掉了一飞车抢夺团伙,抓获团伙成员5人,缴获作案用摩托车2辆,一举破获飞车抢夺案件30余起。这起团伙犯罪案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犯罪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从中透视了当前治安防范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对飞车抢夺案件的打防对策提出了粗浅的看法。一、城区飞车抢夺案件的总体趋势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迅速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刑事犯罪活动亦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动向,较为突出的是飞车抢夺(抢劫)案件。飞车抢夺,…  相似文献   

6.
7.
抢劫、抢夺他人财物的“飞车两抢”案件在部分地区呈高发、蔓延态势,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由于“飞车两抢”犯罪随机性、突发性强,公安机关难以迅速组织警力进行有效堵截,这增加了破案难度。我们应该从这类案件的特点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做到“三个立足”。  相似文献   

8.
对抢劫罪中“当场”的含义,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予以限定。典型抢劫基本形态中的强制行为不要求“当场”,取财行为要具有当场性,其时间范围是强制行为发生后的较短时间段,空间范围是以强制行为为中心的一较小范围;《刑法》第269条转化型抢劫罪中的“当场”,其时间范围应自行为人着手实施先行犯罪的实行行为始至原财物持有人或其他人丧失对财物的监管止,空间范围包括盗窃等先行行为的现场及其合理延伸区域;转化型“入户抢劫”中的“当场”,其时间范围应当始于实施盗窃实行行为之时,终于行为人脱离户内之际,空间范围仅限于“户内”。  相似文献   

9.
各地公安机关在各银行营业大厅外所设置的"对正在实施抢劫银行的犯罪分子就地击毙"这一<警示标志>虽然可以震慑潜在的抢劫银行的犯罪分子,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进而为银行营建一个安全的经营环境.但我们认为,该<警示标志>所作的规定在合法性、正当性、公正性等方面值得怀疑,并且其可能被滥用,进而激发新的暴力犯罪.因此,我们建议取消该<警示标志>所作的规定;在防卫人致防卫对象死亡的情况下,由其举证证明对方当时正在以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方法抢劫银行.  相似文献   

10.
试论"飞车抢夺"的法律适用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车抢夺"是近些年来在各地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犯罪形式."飞车抢夺"是"利用行驶的交通工具抢夺的"多发情形."飞车抢夺"并非都应当以抢夺罪论处,有的是应当定为抢劫罪的."飞车抢夺"多发的原因是什么?公安机关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予以防范?是值得研究、探讨的.  相似文献   

11.
危险驾驶罪的设立有效制止了我国醉驾高发态势,获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是,危险驾驶罪在司法实践中也凸显了不少实际问题和困惑。在"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客观方面认定时,对醉酒的标准应当采取客观标准,而不是主观标准;驾驶行为是指行为人基于运行机动车的意思而发动机动车引擎或实际运行机动车;超标电动车应列入机动车的范围;道路的基本特点是区域公共性和车辆通行性,生活小区内的类似道路应归属于危险驾驶罪中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对日本学者研究日军掠夺南京图书若干问题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史料运用以及方法和立场的不同,中国和日本的学者,及日本的当事人对日军掠夺南京图书有着不同的评价。日军掠夺南京图书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日军利用中国有价值的图书资料,为其侵略战争服务,为统治中国服务,是日军掠夺南京图书的目的。大量铁的事实证明:由于日军的掠夺和破坏,对南京各项文化事业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3.
物证检验技术在查处交通肇事案件中具有重要作用 :1、对车辆痕迹进行直观分析、测量比对 ,发现事实 ,确定事故责任 ,迅速解决纠纷 ;2、运用仪器分析技术 ,为查找逃逸车辆 ,认定肇事车辆、确定责任人提供科学依据 ;3、结合痕迹学原理 ,可重现案发的情况 ,为分析事故成因提供依据 ;4、充分运用物证检验技术识破伪装案件 ,去伪存真 ,正确认定案件性质 ,有效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14.
当通过驾校培训学习开车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的时候,深圳市民樵彬第一个站出来公开质疑:为什么一定要通过驾校培训才能向公安机关车辆管理部门申请考试呢?樵彬案件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反响很大,“散学”这一新名词也随之而诞生。其实,只要剖析所谓的“散学”,就知道樵彬根本不属于“散学”群体,争鸣的“散学”也是被现行法律所禁止的。  相似文献   

15.
梳理了我国机动车驾驶证培训考试制度的历程,指出了现行机动车驾驶证培训考试制度存在与现行法律规范相冲突、培训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利于构建节约型社会以及为职能部门谋求利益提供了便利等主要问题。提出了驾驶证直接考试制度的构想,并主张通过修订相关法律规范、明确指导初学驾驶技术的教练员的资质要求、提高机动车驾驶考试难度以及实行新驾驶人素质跟踪和责任倒查制度等配套措施来保证直接考试制度下机动车驾驶人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驾驶行为通常受到驾驶员、所驾车辆、道路及所处环境四个因素的影响,而驾驶员是交通的主体,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警用车辆驾驶员安全驾驶的心理因素,有助于提出正确的矫正策略,以确保警用车辆的安全驾驶.  相似文献   

17.
危险驾驶罪的设立体现了在风险社会下保障公民权利的需要.它属于危险犯,其成立并不一定要出现实害结果,而是只要具有侵害法益的危险即可.其侵害的法益应为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身体、重大财产的安全以及公共生活秩序的和平与安宁.犯罪客观方面主要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驰,情节恶劣以及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犯罪主观方面为明知自己的危险驾驶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或危险,而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结果或危险的发生.另外,正确认定该罪与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司法实践中,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还存在一些争议较大的问题。捡拾他人信用卡后通过自动取款机取款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抢劫、抢夺、诈骗他人信用卡并且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以及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冒用对象是否包括伪造的或作废的信用卡三个疑难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生物遗传资源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性物资。近年来,发达国家采取各种手段,不断从发展中国家搜集、掠夺生物遗传资源,并通过对世界遗传资源的控制,进而加速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占有和经济掠夺。文章通过我国相关案例解析了生物遗传资源的概念和重大价值,并对其三原则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效地保护我国生物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20.
认定出租车营运中的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首先应区分不同的营运方式,其次应以运行控制、运行利益为标准来判断。出租车挂靠经营中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应是挂靠者,被挂靠者负垫付责任;承包经营中,赔偿责任主体应是承包者,发包方负连带责任;租赁经营中,出租者是否对交通事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以出租人对机动车驾驶员驾驶资格是否知情为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