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娟 《理论学刊》2012,(1):15-18
十六大以来,面对网络文化的深刻影响,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把握网络文化的中国特色,要坚持突出民族性、彰显先进性和注重服务性的战略方向.积极利用,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大力发展,提升网络文化承载力;科学管理,培育网络文明自觉性是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的根本战略路径.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战略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现的理论新境界,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我国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网络文化精品建设,建设高质量的中文网站,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监管.  相似文献   

3.
世界文化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高校审美文化也随之呈现新的特点,传统的审美文化建设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文章认为以审美文化环境建设、课堂审美文化教育、网络审美文化教育和大学生第二课堂等多维途径采共同促进高校校园审美文化建设,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文化选择的总体方向与目标是发展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当代中国文化选择面对着选择对象多元、选择标准务实的挑战。当代中国文化选择迫切要求增强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5.
未来世界的竞争,将会是文化的竞争,因为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现代化始于工业化,而文化的现代化,又早于工业化.正是文化的批判导致人们对已有的世界产生的怀疑,使得相对先进于封建制度的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在欧洲大陆确立,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从那个时候开始,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便没有停止过.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的爆发,特别是资本主义后期金融危机的出现,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文化批判也在加深.这种文化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模式,增强了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国家的自我纠错能力,使得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速度虽然减缓,但仍然在发展.当主要发达国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对于后工业化或后现代化的文化批判仍然在继续.这种批判的结果,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继续发展,并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使世界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世界发展的主要模式,不再是一元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也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成为对当今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文化批判的一个参照.  相似文献   

6.
文化资源、文化产业与文化强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资源、文化产业与文化强国建设三者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联.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产业手段,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产业的繁荣最终促成了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中国成为文化强国,必将是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开发基础之上,通过文化产业绽放其活力,向世界展示出积极、健康、充满生机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程璇 《理论导报》2007,(5):19-20
网络文化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影响。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要按照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趋利避害、兴利除弊,发挥网络文化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罗燕明 《唯实》2001,2(3):3-6
20世纪是中国文化迅速现代化的世纪.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实现了从传统文化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既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事业的理论指导问题.这种理论指导,必须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民族性、先进性、前瞻性,同时,它又不应取代文化事业本身的发展.当前,特别要根据网络社会发展的新特点,积极探索指导文化事业发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美国在全球推行文化霸权是和谐世界文化建构的最大阻力.一些西方国家为争取和谐世界文化展开了抗御美国文化霸权的不懈斗争,为中国建设和创建和谐文化提供的启迪主要有:中国在创建"双和模式"的过程中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创生一种新文化来抗御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要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树立温和的中国形象,使文化产业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新增长点,要在创新人类文化发展模式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科技的发展不仅对世界政治和经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给世界文化的发展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 ,谁能在信息领域中掌握主动 ,谁就获得了发展本国文化的优势。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始终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基本国策。因此 ,面对信息革命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的文化建设该如何应对 ,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信息网络的发展给我国文化建设带来机遇1.信息网络的发展引发了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的改变。网络作为…  相似文献   

11.
建设和谐文化和坚持共同理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共同理想,建设和谐文化,要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2.
打造强势文化品牌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我省打造强势文化品牌取得了辉煌成就,如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华夏文明看山西、晋商系列文化产品等著名文化品牌已享誉全国,走向世界,今后应进一步处理好资源开发和品牌创新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以及政府推进和民间运作的关系,进一步创新文化品牌,实施文化强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信息的传播方式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它在各个方面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对因特网上汹涌的异质文化浪潮的强大冲击,我们应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科学地吸取外来精华,利用网络优势,加强伦理道德与民族文化教育,以达到保护民族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要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代表,党校应当首先带头体现先进文化.通过建设校园文化可以提升山西省委党校的教育档次和文化品位,使之成为一所党性强、文化品位高的大学.  相似文献   

15.
让网络文化真正成为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推动了全球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民族精神面临挑战,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社会管理难度加大。探索和实践先进网络文化建设,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优秀成果、借鉴现代西方文化积极成果基础上综合创新而形成的现代文化形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处理好主导文化和多元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关系,为社会和谐提供文化价值理念、营造文化氛围、创造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加强大学生励志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运用红色文化充分挖掘其育人价值,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培育积极心态、践行人生志向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只有把红色文化纳入课堂教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之中,并积极构建红色德育基地,才能推动大学生励志教育不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体",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和重要成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必要性和理论上的可能性。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传播和不断发展并与时俱进的实践证明了将二者相融合具有可行性。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本位;同时,要立足于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结合中国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的独立性上来看,政治控制着文化,文化是实现政治统治的利器。从文人的精神趋向上来看,文人把做官作为从学的最终目的,把读书作为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而对人民大众,则实行"牧民"、"愚民"的政策,普通大众形成奴性思想,依附型人格。于是形成文化屈从政治的传统,文化始终没有达到独立自觉的地位。因此,新时代的人民文化必须彻底地批判官文化,实现由官文化向人民文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独具特色的山东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山东文化资源众多、底蕴丰厚,包括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等,为山东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我们要进一步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壮大文化自身实力的同时,采取切实措施:明确一个目标、处理两大关系、推进三个计划、实施四大战略、整合五项资源、提升六大品牌,下力气做好山东文化走出去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