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柯文 《新东方》2000,(2):78-78
由英国记者爱德华·胡珀撰写的新书《河流》,试图用大量证据表明艾滋病可能完全是人为的一场灾难,HIV(艾滋病病毒)来源于科学家们早期在非洲对脊髓灰质炎疫苗的试验。  相似文献   

2.
一、艾滋病的传播目前,艾滋病还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在短期内,人类还无法开发出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有效预防艾滋病病毒的疫苗,因此人们谈起艾滋病时,颇有"谈艾色变"之感。艾滋病最初起源于非洲,由移民带到美国,后由美国迅速蔓延到全世界。目前,全球约有4600万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每年新感染500万,死亡300万。传染的早期,是限制外国人入境的方法,但这种措施,对付艾滋病这样的传染病是无效的,事实证明也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今天的世界已不允许我们完全阻断国际贸易和国际旅行,独立于全球化之外。公共卫生的全球化是人口和货物的全球流动的附产品,也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艾滋病病  相似文献   

3.
港澳台快报     
《小康》2018,(14)
正香港大学成功研发预防和清除艾滋病病毒新药物香港大学4月26日宣布,该校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抗体药物,能保护细胞不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和清除艾滋病病毒,并在小鼠身上成功进行实验。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艾滋病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抗体药物"串联双价广谱中和抗体"(BiIA-SG),可有效抑制所有测试过的艾滋病病毒株,并促进清除小鼠体内的潜伏感染细胞。  相似文献   

4.
褚坚 《前进论坛》2008,(11):35-36
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人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0,(5)
正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引起了人们了解传染性病毒诊治的迫切性。多家医学研究机构、公司等均在针对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研发疫苗。但疫苗和特效药的研究都需要较长时间。而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疫苗、特效药的情况下,治愈的重点则是"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6.
冷漠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美国心理学家为从动物实验中获得有关爱的人类行为线索,为幼猴设计了五种人造母猴,观察“母亲”的拒绝会在幼猴的身上引起怎样的反应:第一种偶尔用压缩空气吹幼  相似文献   

7.
《时代潮》2001,(21)
1981年6月,美国向全世界报道了第一例艾滋病病例。这年年底,全世界的艾滋病病例仅为152例,而全球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最多也不超过10万。1996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艾  相似文献   

8.
<正>我有幸得到香港爱滋病基金会的奖学金资助,参加了2010年7月18日~23日在维也纳召开的第18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世界艾滋病大会的主题1985年,在美国亚特兰召开了第一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相似文献   

9.
社会广角     
《政策》2000,(4)
新世纪医学猜想 癌症、艾滋病、心脏病都不会致命,人类最有可能的死因是无聊。乐观的说法是在下个世纪的上半叶,治疗绝大多数癌症的新药将问世。基因疗法可以使癌细胞自杀,疫苗使癌症对下一代来说无关紧要。艾滋病疫苗在25年内也将问世。人造心脏也将前景可观。 以后再有人说“狼心狗肺”、“铁石心肠”,他可能是在叙述一个事实。曾经有个笑话:一个富翁犯了心脏病,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工心脏,他的医生只好随手找了个猪心给他换上。在现实生活中,科学家们已研制出器官代用品,钛制心脏就是一例。实验室里不仅可以  相似文献   

10.
建设完善的防御体系 “我们目前采用的监测方法是美国 推荐的,就我所知,目前国内外还很少 有人使用这种方法。”马晓燕说,她是 北京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项目的研究 员,也是北京市中美合作防治艾滋病项 目的主要执行人之一。 根据2004年中美两国政府达成的 协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中国开 展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实施期为5年, 美方将投入1500万美元的资金。双方 商定的主要合作领域包括:预防艾滋病  相似文献   

11.
就单种疾病而言,有关文章(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科普文章)数量最多的是艾滋病,但艾滋病的历史不到20年。1985年6月,一位来华旅游的美国人因肺部感染住进北京协和医院,虽然经过积极治疗,病情仍渐趋严重。为了了解更多的资料,协和医院的医生与病人在美国的医生取得了联系,来自大洋彼岸的信息是骇人的:艾滋病!这就是中国大陆上的第一例艾滋病人。这以后,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数目逐年上升。目前,全世界已有193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累计感染者超过3000万,病人超过1000万,已经死亡的230万。估计到本世…  相似文献   

12.
非洲是最早发现艾滋病的地区之一,受艾滋病威胁也最为严重。目前全球约3300万艾滋病人中,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人数就高达2600万,是全球艾滋病危机的重灾区。然而,当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科学家研究出新的抗艾滋病药物并声称对患者治疗非常有效时,发展中国家的专家说它因为太昂贵,而无法在贫穷的国家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11,(30):89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之后,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为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更有效地唤醒人们采取措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实现’零’战略目标——零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死亡",我国艾滋病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国际环境下,某些新型流行疾病的传播和蔓延,将造成严重的社会恐慌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和危害。目前,对整个人类和国际社会构成严重威胁的流行疾病就是艾滋病。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2004全球艾滋病疫情年度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有3800万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2003年共有300万人死于艾滋病。我国自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的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例。如果措施不力,艾滋病感染者总数到2010年可能增长10倍以上,而且约1…  相似文献   

15.
南兴 《文明大观》2001,(9):36-36
艾滋病的蔓延,非洲居世界之首。本期杂志刊出老诚先生译据美国《时代》周刊2001年2月9日的文章,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艾滋病的肆虐和导致艾滋病的原因。非洲离我们很远,但艾滋病离我们并不远。以下几组数字,或许能够引起人们的警觉。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以惊人的速度蔓延,逐渐演变成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目前在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能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不少国家成年艾滋病患者的人数已经超过全国总人口的l%。在全球数千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90%在发展中国家,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是艾滋病的重灾区。艾滋病问题已不单单是一个卫生和社会问题,它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对非洲以及世界各地区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粮食安全以及政治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材料,最近20年全球已有5600万人遭艾滋病病…  相似文献   

17.
信息速递     
《时事报告》2005,(6):59-61
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电话卡余额解决办法4月起实施;我国拟取消医疗广告;国家已经把生二胎的权力下放给各省市;我国首次进行艾滋病疫苗临床研究;我国第一家民营航空公司开始运营;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大选——奥巴马当选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 2008年的美国大选注定要“创造历史”。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183;奥巴马在11月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183;麦凯恩,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一些艺术家用红丝带悼念死于艾滋病的同伴,支持者将飘扬的红丝带剪成段,用别针将折叠的红丝带别在胸前。此后,红丝带便成为呼吁社会关注艾滋病的防治,理解、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国际性标志。长期以来,在中国普通百姓的眼中,艾滋病都是个陌生的字眼,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是,近期,在对我国的艾滋病调查资料数据显示,令国人瞪大了眼睛:中国的艾滋病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加上已感染死亡的24万人,已有近100万人。中国的艾滋病感染人数居亚洲第2位,在全球居第14位。中国已成为世界艾滋病增…  相似文献   

20.
邹波  朱曼瑜 《北京观察》2001,(12):22-26
自从人类1981年在美国报告了首例艾滋病以来,20年匆匆过去了。20年的漫长岁月没有能挡住艾滋病这个魔鬼的脚步。在美洲、在欧洲、在亚洲、在非洲……艾滋病没有放弃一寸土地。全球已有5500万人成了艾滋病病毒的俘虏,25岁以下的感染者超过了半数,全世界为治疗艾滋病每年要花费5000亿美元。中国大陆自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以来,16年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数量已攀升到60万,近期的增长速度更是令人瞠目。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2001年8月23日说,截止到2001年6月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