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马基雅维里主义”,给今天领导者人格建设提供了伦理警策;马克斯·韦伯著名的“统治类型”人格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历史性理论参照;马克思革命领袖人格理论为领导者人格建设提供了正义指导原则。本文通过对三种经典的历史人格理论的解析和比较,为当今领导者人格建设和行政技术,提供了伦理性价值坐标。  相似文献   

2.
理想人格历来是中国传统哲学长期探索的重要人生课题.在这个问题上,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以与儒者不同的"圣人"为其理想人格的形象,开创出有别于儒家主流价值观念的新路向.解读老子独具特色的理想人格理论,对于今天全面认识和挖掘我国传统伦理资源的精华,以及加强现代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皮华英  ;甘利婷 《求索》2008,(8):116-118
荣格人格理论中的人格结构象老子的“道”一样,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人格是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体;人格结构中各组成部分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体现了“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人格个性化过程实际上就是“道”之复归的过程;人格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自性实现”或“自性圆满之境”。它体现了老子天人合一的理想。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人生是一部交响曲。人的形象则如斑斓的“五重奏”。考察领导者公共形象的构成,有着五个方面的“构造类别”,它们共同构成了形象管理的主要方面,演绎着丰富多彩的不同旋律。通过这个方面十大类别的研究把握.可以更好地提升形象管理的层级.实现形象管理的科学化。物理形象与伦理形象是领导者形象第一种构造。“物理形象”是一个人包括形体、服饰、外貌在内的直观形象.它是一个人人格形象的物理基础。是“理解人物的钥匙”。“伦理形象”即人格形象或精神形象。是一个人多元素构成的精神品质。“物理形象”诉诸视觉说服,“伦理形象”则诉诸心理说服。  相似文献   

5.
刘光前 《新东方》2001,10(4):52-55
在领导活动中,权力影响需要人格影响来扩大。领导者要统领和引导被领导者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和壮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必然要对其人格提出更高的要求。领导者的人格较力是领导者高素质的根本体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因此,必须警惕领导活动的人格异化对市场经济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把塑造领导者的人格当作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政治任务来落实。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这将有力地推动当前我国人学与人格问题的研究。从江泽民同志的论述和马克思主义经典献出发,我们就会看到个体人格的发展与全社会人格明的进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工作最为根本性的问题,因此,进一步完善哲学人格理论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7.
王敏 《长白学刊》2001,(4):31-33
良好健全的人格是各级干部尤其是跨世纪的干部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基本条件.由于目前干部的人格状况与党的事业要求有很大差距,人格建设已成为干部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我们应吸收借鉴中西方人格理论的精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激活人的内在机制、强化道德意志实践、建立良好的整合系统、加大考核力度等方面加强干部的人格建设.  相似文献   

8.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切实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靠人格做人、靠官德做官”,这是领导者提升领导力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9.
韩云勇 《前进》2005,(9):56-56
古人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诚服也。”基于权力之外的人格感染力是能让下属和群众敬佩、热爱、信服的一种感召力,既是领导者的隐形素养,又是其为官立业受用终身的宝贵财富。领导者加强自身人格修养,增强人格感染力,须坚持以人为本。一、以德聚人。具有高尚品德、宽广胸怀、过人学识以及高超才能的领导者,不但受到人们的敬仰和信服,而且其身上表现出的领导魅力和感召力,对有德有才之人也会产生磁铁般的吸引力,形成人才集聚的洼地效应。人格感染力是一种形象。领导者对奋斗目标的坚定不移和矢志不渝,会产生潜移默…  相似文献   

10.
马一波 《前沿》2009,(6):54-56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人性的研究。大多数人格理论都隐含着心理学家对人性的哲学观点。人格心理学领域的人性观有:乐观主义、悲观主义、中立主义和多样化观。不同的人性观代表对人格理解的不同角度。  相似文献   

11.
张天学  文雯 《理论月刊》2010,(5):150-153
依据西方重大的社会历史形态的变迁来划分西方人格理论中和谐理念的发展阶段,我们看到:西方关于和谐人格理念的研究是从"人性和谐"的思想作为开端,分为古希腊时期"人性和谐";中世纪"宗教化人格";文艺复兴时期"人格和谐";现代西方"健全、和谐人格"等四个阶段。西方学者分别从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对人格和谐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丰富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今天,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来研读他们的思想成果,对我们探讨新时期和谐人格的培养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人格理念中存在着重德性而轻知性、重理性而轻感性、重群体而轻个体的历史局限。现代人格的建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转换问题 ,而是一项在整合基础上重建的系统工程 ,应该在继承中国古代传统人格优秀成份基础上 ,学习借鉴西方人格理论的科学因素 ,塑造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道德人格与科学精神有机结合、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辩证统一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3.
黄学雷  肖莉 《求索》2012,(12):106-107,101
本文在现有心理学人格理论的基础上,按照人类进化的规律和系统论原理,提出一种新型人格构成模式。这一模式将人格的各种要素——意识与潜意识、本能与行为、先天因素与文化因素、表层人格与深层人格,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一系统模式,使我们能更为宏观地把握人格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是指领导者以个人独特的人格及行为特征吸引和引导群体不断团结前进的感召力量。这些人格魅力主要表现为 :正直公道、磊落坦荡 ;追求理想 ,不懈进取 ;充满爱心 ,宽容大度 ;率先垂范 ,勇于担当  相似文献   

1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切实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而领导者要提高素质和能力离不开“四靠”。一靠人格做人。做官先做人。领导者应以优秀人格感染人、激励人、赢得人。领导者如果没有良好人格作基础,工作作风不正、不讲正义、推责揽功、文过饰非,即使职位高、能力强、资历深,也不能让人内心敬佩。领导者要把讲党性与讲人格统一起来,讲人格是讲党性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守信、公道、律己是对领导者人格的基本要求。二靠官德做官。官德乃做官之本。官德核心是“正”。领导者的“正”是指正气、正派,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相似文献   

16.
人格理论与研究如何达到人的认识与客观世界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对理想人格的认识论特征的考察,不能仅停留在传统认识论的层面,更应着眼于广义认识论的宽广视野。理想人格内含真、善、美三个维度的内容,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是塑造理想人格的根本途径。"化理论为德性"是塑造理想人格的核心方法。从塑造理想人格的角度分析,"化理论为德性"的过程内含化理论为信仰、化理性为自由和化德性为德行三个主要环节。当今,塑造理想人格的首要环节在于领导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  相似文献   

17.
周可真 《湖湘论坛》2010,23(6):85-90
中国历代王朝对遗民人物所持的宽容态度,反映了崇尚人格独立的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立基于人格独立原则的以"忠君"为核心内容的传统伦理道德是一种具有一定超越性的社会公德。蒋家王朝完全抛弃了人格独立这一中华礼义文化的价值基础,逆历史潮流而动,完全无视"五四"所提出的"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建设目标,以"忠于党国"的特殊政治道德来取代中国的传统社会公德,这是中华精神文明的一种倒退。今天应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努力构建基于"以人为本"的伦理原则,融爱国精神与人道精神为一体,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8.
张君平 《前沿》2010,(13):42-46
黑格尔的精神哲学,构建了一个以法权人格为核心的现代法权理论系统:以自由自我为支点,以平等独立的法权人格之间自由交往的市民社会为载体,以国家宪政为保证。离开自由自我,个人就失去了作为人的普遍性的人格;离开市民社会,独立自由平等法权人格就不会生成;离开现代成熟的国家,个人自由和特殊利益就会与社会文明之普遍性利益和秩序相"分裂",导致市民社会伦理失范,个体之法权利益和人格就不会得以普遍保证。这对我们当今法治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会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慧 《青年论坛》2006,(6):64-66
《大学》作为儒家人格修养的启蒙著作,其所构建的以“三纲领”、“八条目”为核心的道德修养体系,对儒家道德人格的塑造和道德教育的实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对历代为政者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强调领导者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建设依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大学》从重视“修身”的重要性到提出“修身”的途径和方法都为我们这个课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行政人员道德人格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国 《理论月刊》2007,1(4):155-157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行政人员的道德人格出现多样化,“权威型人格”、“依附型人格”及“多重人格”等道德人格不同程度存在。行政人员道德人格的多样化,既源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着深刻的现实原因。建设与发展服务型政府,是培养行政人员自主道德人格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